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4-14 16:4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 氯 B. 钠 C. 氢 D. 氟
2.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3.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B. 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C. 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D. 等质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4.关于以下物质熔点比较正确的是(  )
A. NaCl>金刚石>S>Hg B. 金刚石>NaCl>S>Hg
C. NaCl>金刚石>Hg>S D. 金刚石>NaCl>Hg>S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单质氯气、白磷、金刚石等都含有非极性键
B. 化合物氯化氢、硫酸、甲烷中都含有极性键
C. 氧化物二氧化碳、三氧化硫、过氧化钠中都含有共价键
D.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6.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
A. KCl B. Na2S C. Na2O D. K2S
7.若把周期表原先的主族、副族族号取消,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
B. 第10列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 第18列元素单质全部是气体
D. 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8.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的是(  )
A. 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
B.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 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D. 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9.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
A. 14 B. 15 C. 16 D. 17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酸性:盐酸>氢硫酸,非金属性:氯>硫
B. 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左到右依次升高
C. 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D.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能力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弱
1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B. 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 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汽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12.下列微粒中,各电子层电子数都达到2n2(n为电子层序数)的是(  )

A. Ne、Ar B. Al3+、S2- C. F-、Na+ D. Ne、Cl-
13.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 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 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 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二、填空题
14.写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1)氧化钙________;(2)氯化钠________;(3)氯化镁________;(4)硫化钾________。
15.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根据元素周期律,请你预测,H3AsO4、H3PO4的酸性强弱:H3AsO4________H3PO4(填“>”“<”或“=”)。
(2)根据NaH的存在,有人提议可把氢元素放在第ⅦA族,那么根据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又可把氢元素放在周期表中的第______族。
(3)元素甲是第3周期金属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该元素的离子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期表中有10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有一种被誉为“生命元素”的主族元素R,对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4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6.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硫和碳得电子能力的强弱,通过比较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设计了如图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 B.亚硫酸
C.氢硫酸 D.盐酸
(2)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钙 B.硫酸钠
C.氯化钠 D.碳酸钠
(3)仪器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如果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b中反应产生了________,即可证明________比________酸性强,得电子能力________比________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17.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B和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B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1)请写出这5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C、D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E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YX4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RO4>H2YO3
(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的范围:________nm<rY<________nm。
(5)甲、乙是上述部分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甲+乙―→丙+水,则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9.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B,C,D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D单质都能跟水剧烈反应,1 mol C单质跟水反应产生11.2 L(标准状况下)B气体单质,1 mol D单质跟水反应产生11.2 L(标准状况下)A气体单质,此时D转化成具有氖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填空:
(1)这四种元素的名称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C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这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4)写出C,D单质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以上两个反应中,判断B和C单质的氧化性:
________>________,A和D单质的还原性:________> ________(填化学式)。
五、计算题
20.下列8种化学符号:、、、、、、、。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质量相同的H216O和D216O所含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
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金属Be与Al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试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Be(OH)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e(OH)2与Mg(OH)2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鉴别。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原子半径钠>氯);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原子半径氟<氯);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钠(氢元素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2.【答案】B
【解析】若该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内层只有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锂元素;
若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内层有两个电子层,电子数为10,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磷元素。
3.【答案】B
【解析】A项,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O2和O3为不同的物质,O2和O3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分子数相同,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与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正确;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氧元素质量相同,所含氧原子数相同,含有相同的质子数,D正确。
4.【答案】B
【解析】金刚石是原子晶体,NaCl是离子晶体,S是固态的分子晶体,Hg常温下是液态,所以熔点高低的顺序为金刚石>NaCl>S>Hg,故选B。
5.【答案】D
【解析】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非金属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极性共价键,金属氧化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过氧化钠);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等)。
6.【答案】D
【解析】由信息“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可确定Y元素位于第ⅥA族且不是氧元素;K2S电离出的K+与S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7.【答案】D
【解析】第3列为ⅢB族,有镧系和锕系元素,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为碳族元素,其中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有机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第10列为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第18列为0族元素,全部是稀有气体;第2列(第ⅡA族元素)、0族中的氦元素、某些过渡元素等原子的最外层都是2个电子。
8.【答案】A
【解析】F2、Cl2、Br2、I2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熔化时仅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与共价键无关,A正确;热稳定性是指物质受热分解的难易程度,而HX分解时要破坏H—X键,从HF到HI,其共价键强弱依次减小,故其稳定性减弱,B错误;由于金刚石中碳碳键的强度大于晶体硅中硅硅键的强度,因此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较晶体硅高,C错误;NaX为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D错误。
9.【答案】A
【解析】该原子核外有K、L、M三个电子层, 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4=14,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质子数为14。
10.【答案】C
【解析】氢化物水溶液酸性的强弱不能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选项 A错误;第二周期中的氟元素没有最高正化合价,选项B错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能力不一定越强,失电子能力不一定越弱(如锂和钙等)。
11.【答案】D
【解析】由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且两者位于同主族,可推出X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再依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知Z为磷元素、Y为硅元素、T为砷元素。O、S、P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S>O,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为O>S>P,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O>H2S>PH3,A项错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B项错误;SiO2晶体由共价键构成,没有分子,C项错误;As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具有半导体特性,As2O3中As为+3价,故As2O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当n=1时,电子层只有一个,第一电子层也是其最外电子层,最多排2个电子;当n=2时,最外层是第二电子层,最多排8个电子,各电子层电子数能达到2n2,所以只要核外电子数是10的原子或离子均符合条件;当n=3时,最外层是第三电子层,最多排8个电子,并非各电子层电子数都能达到2n2,所以可舍去。故符合条件的是核外有2个电子或10个电子的原子或离子。A项,Ar不符合条件,故A项错误。B项,S2-不符合条件,故B项错误。C项,F-、Na+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数都能达到2n2,故C项正确。D项,Cl-不符合条件,故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同周期的元素C的原子序数比B大,C的非金属性比B强,H2CO3酸性比H3BO3强;同主族的元素Mg的电子层数比Be多,Mg的金属性比Be强,碱性Mg(OH)2>Be(OH)2;同主族元素Cl、Br、I,其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M失去1个电子和R得到2个电子后核外电子总数相同,所以M的原子序数比R的大。
14.【答案】(1)Ca2+[]2- (2)Na+[C]-
(3)[C]-Mg2+[C]- (4)K+[]2-K+
【解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时,每个离子都要单独写,不能合并在一起表示; 简单阳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电子式,不用加中括号;所有阴离子周围都要加中括号。
15.【答案】(1)< (2)ⅣA (3)Al3++3NH3·H2O===Al(OH)3↓+ (4)硒
【解析】(1)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则酸性H3AsO416.【答案】(1)分液漏斗 A (2)圆底烧瓶 D (3)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H2SO4 H2CO3 S C CO+2H+===CO2↑+H2O
【解析】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由此可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
17.【答案】(1)H O Al S K (2)Al(OH)3+3H+===Al3++3H2O (3)Al(OH)3+OH-===AlO+2H2O
【解析】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的元素B为氧元素,D为硫元素; 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硫)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知C为铝元素;A和E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且核电荷数都小于20,知A为氢元素,E为钾元素。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钾和水。
18.【答案】(1)第三周期第ⅦA族;互为同位素 (2)2Na+2H2O===2NaOH+H2↑ (3)Cl;bc (4)0.099;0.143 (5)NaAlO2(Na2SiO3或NaClO4)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
X为氢元素(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Y为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Z为钠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M为氧元素(只有-2价);
R为氯元素(有-1价和+7价); Q为铝元素(只有+3价,与钠同周期)。
由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则rCl<rSi<rAl,所以0.099 nm<rSi<0.143 nm。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生成水的有
NaOH+HClO4===NaClO4+H2O、NaOH+Al(OH)3===NaAlO2+2H2O、2NaOH+H2SiO3===Na2SiO3+2H2O、所以丙为NaAlO2、Na2SiO3或NaClO4。
19.【答案】(1)氢 氧 氟 钠 (2) 
(3)H
【解析】题目中指出B,C,D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中D与水剧烈反应,且反应后D转化为具有氖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离子,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推断出B,C,D的离子的核外都有10个电子;又已知1 mol C,1 mol D的单质分别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L,即0.5 mol,反应中单质与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 mol:0.5 mol=2:1,题目又告诉我们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C为氟,它与H2O反应生成氧气,B为氧,而D则是钠,它与H2O反应生成氢气,A为氢。因此,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应为H
20.【答案】(1)6 
(2)
(3)8∶9 
(4)Be+2OH-+2H2O===[Be(OH)4]2-+H2↑ 
(5)NaOH溶液
【解析】(1)核素指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所以上述中有:、、、、、六种核素。(2)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的不同核素。如、。(3)H216O的中子数为8,D216O的中子数10,质量相同的H216O和D216O所含中子数之比为(×8)∶(×10)=8∶9。(4)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金属Be与Al单质性质相似,所以Be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生成Na2[Be(OH)4]和氢气,离子方程式:Be+2OH-+2H2O===[Be(OH)4]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