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新中国成立初期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为了 ( )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C.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D.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清除美国势力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依据教材内容可知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为了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答案】 C
2. 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是为了 ( )
A.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回应西方国家的孤立遏制政策
C.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为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1953年底周恩来提出了这一原则。
【答案】 C
3.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右图是我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的照片,该会议应是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D.第26届联大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我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
【答案】 A
4.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时,提出亚非国家间“求同存异”的方针,“异”是指( )
A.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干涉和侵略
B.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
C.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D.互帮互助,发展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同”是相同的遭遇和共同任务。“异”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A、B、D三项都是相同点,C项是不同点。
【答案】 C
5.胡锦涛主席于2009年2月12日前往马里进行国事访问,随后访问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等非洲三国。此次非洲四国之行是胡锦涛主席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出访。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日邦交正常化
【解析】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答案】 B
6.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
【解析】 “小球带动大球”是对这次中美间解冻的真实写照,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是民间的,故A项正确。
【答案】 A
7.2008年3月15日,胡锦涛出席“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时表示,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要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坚持 ( )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政策 D.改革开放政策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基本的准则。
【答案】 B
8.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主题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的有关材料
B.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收集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的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有关材料
【解析】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错误;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B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C错误。
【答案】 D
9.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再次较量”“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解析】 “扬眉吐气”指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跨洋握手”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冰释雪融”指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三个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
【答案】 D
10.下列事件中,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的有( )
①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签署“上海公报”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④中英发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这类题可用排除法来选),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题干是要求找出我国70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题肢列出的四个成就中,选项④属于80年代的史实,故可以排除,其他三个选项都属于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答案】 B
11.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认识。中美关系的解冻,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从美国方面来说是为了缓和与中国的关系,集中对抗苏联。而美国并未承认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也无意促进中国统一,更不会承认自己对华政策的错误。
【答案】 A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依据是( )
①国际形势的变化 ②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 ③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国家利益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改革开放后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依据的是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本国的国家利益而制定的。
【答案】 D
13.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曾就中国派兵参加驻阿富汗国际联军问题答记者问时再次表示,除安理会批准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外,中国从不向海外派驻一兵一卒。这表明( )
A.中国不会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
B.中国在等待向海外派驻军队的最佳时机
C.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出兵需征得阿富汗政府同意
【解析】 A、B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与题干中“安理会批准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无关,C项表明了中国的立场。
【答案】 C
14.联合国安理会2009年1月8日晚通过第1 860号决议,呼吁以立即在加沙地带实行“持久的、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中方敦促有关各方全面有效落实决议,立即实现停火。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一贯原则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实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对于联合国通过的决议,中国本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支持,并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这说明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答案】 C
15.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主要表现有( )
A.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建立起“伙伴关系”
B.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C.积极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本题学生易错选B。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合作组织,其组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交流合作。正确的理解应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掌握其包含的国家和建立的目的,就容易辨别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6分,第17题24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时在
欢迎宴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日本方面痛感在过去的战争中给中国人民带来的重大损害的责任,对此表示深刻反省。”
——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三 “在两国关系悠久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我国给中国国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我对此深感反省,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和平国家的道路。”
——1972年10月明仁天皇访华时在
欢迎宴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2001年10月,在参观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以后,小泉发表讲话,表示“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悲惨”,“对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深表道歉和哀悼。”
——《大国关系与未来中国》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出日本在对待中日历史问题的态度上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0分)
(2)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多年来,中日关系发展变化的主流是什么?(3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3分)
【解析】 本题以二战后日本政府历届领导人对中日战争反省的态度为主线,反映了当今中日关系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回答第(1)问时,要抓住三个材料中的关键词,如“麻烦”―→“反省”―→“哀悼”,然后以此归纳日本政府领导人对中日战争认识态度的变化。
【答案】 (1)材料一不承认过去对中国的战争只承认给中国人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材料二、三承认战争,但没有指明是侵略中国的战争;材料四承认过去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0分)
(2)时有波折,但友好合作始终是主流。(3分)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答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相关意思也可)(3分)
17.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建国初期,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8分)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材料三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6分)
(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4分)
【解析】 回答第(1)问应首先明确“跪在地上办外交”是指近代中国外交;第(2)问回答注意从中美两方面分析原因,回答第(3)问时注意概括归纳,而不要罗列史实,材料三中的前三个材料史实具有共性,第四个史实意在突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回答第(4)问时要突出“弱国无外交,只有主权独立国家才有独立自主的外交”。
【答案】 (1)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建交,周恩来访问印度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亚非会议。(8分)
(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6分)
(3)推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6分)
(4)弱国无外交;国家主权独立和实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保证。(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