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象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大象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0-25 08: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2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秦国灭掉东方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是在(  )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常识,秦灭六国是在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纪的后期。
【答案】 B
2.
右图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秦始皇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秦始皇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
【答案】 A
3.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学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解析】 《汉书》是东汉班固的著作,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的历史,A项不符合题意。民间的传说带有很多假想虚幻的成分,不能作为详实的史料,B项不符合题意。史学家的论文引用的都是前人的资料,同时带有自己的认识在内,也不是第一手资料,C项也不符合题意。秦简是秦朝当时的官方文献,是第一手资料,最可信。
【答案】 D
4.秦始皇每天要批阅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有时直至深夜才能休息。这主要是因为(  )
A.“功过五帝,地广三王” B.“以至万世而为君”
C.“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解析】 本题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皇权至上,事无大小皆决于皇帝。
【答案】 D
5.右图中
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一句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解析】 首先注意题干体现的砖文时间:秦代;其次,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秦朝完成国家大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皇帝专制独裁统治。
【答案】 C
6.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其根本目的是(  )
A.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权力
C.防止大臣专权 D.巩固和加强皇权
【解析】 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三公,其根本目的是防止大权旁落,以强化皇权。而防止大臣专权是直接目的。
【答案】 D
7.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皇位世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D.为提高权威而神化皇权
【解析】 A项中的“皇位世代相传”与分封制是统一的,故错;B项不全面,郡县制只是中央集权的一部分;D项不是主要特点。
【答案】 C
8.读下图,图中的物品在秦朝主要用于(  )
A.任免地方官员 B.监察郡守县令
C.调动全国军队 D.祭祀皇帝祖先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太尉这一官职的职责的识记能力。虎符的左右之分则是其作用的体现。
【答案】 C
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秦王嬴政称皇帝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解析】 区分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概念。中央集权在民主社会照样实行。
【答案】 D
10.“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
①分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史实能力。①为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②③④均为秦朝设立。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1.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材料二 据文献记载
①鲁、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
②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
(1)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的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它是何时实行的?
(2)材料一中的图二,山东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始于何时?
(3)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以上所述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
【解析】 第(1)问从材料内容分析应是分封制。第(2)问从图二中“南郡”看,应是秦朝郡县制。第(3)问应综合分析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
【答案】 (1)分封制,西周。
(2)郡县制,秦朝。
(3)权限:在分封制下,地方享有较大的独立性;而郡县制下的官员由国家任免,绝对服从中央。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2)据材料二,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引入,旨在考查学生对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了解和认识,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秦朝设郡县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答案】 (1)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各个具体职能部门。
(2)郡县制。原因:分封制是造成天下动荡不安的根源;郡县制有利于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