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
A.中央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 D.独尊儒术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中央集权体制”,A、B是汉继承秦代的中央制度,而D并不是中央集权体制,所以答案是C。
【答案】 C
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解析】 由材料的第一句君主的近臣代起执政,可以很容易判断A为正确选项。
【答案】 A
3.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双轨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时监察制度的有关内容。必须明确汉武帝时为加强对诸侯王及地方高官的监察,设立了刺史这一官职。A项是地方行政制度;C项早已解决;D项是秦始皇的政绩。
【答案】 B
4.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两个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两个机构应是( )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解析】 从材料内容看,这两个机构的职能主要是草拟和审批,与执行无关,故应是中书省和门下省。
【答案】 A
5.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三省六部制度下,唐朝时期的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A、B与材料信息不符,D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6.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
A.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行政效率
B.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加强了相权
【解析】 三省六部制使得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B项与三省六部制无关,C不是三省部制的意义,D项说法错误。
【答案】 A
7.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
B.《趣谈秦始皇与郡县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是元朝才开始推行的,故D作为历史论文标题是错误的。
【答案】 D
8.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尚书省 D.宣政院
【解析】 元朝实行行省制,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答案】 A
9.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这里的“内”是指( )
A.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
B.大都及周围地区
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元朝的中书省直接管辖的区域“大都及周围地区就是“内”的范围。
【答案】 B
10.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周朝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
【解析】 行省制度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行政区划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今天地方行政单位“省”就是起源于该制度。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圣旨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2)材料一、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两种权威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 第(1)问,注意关键词“中书省”“将上”“再下中书”“尚书省”。第(2)问,注意“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本拟相防过误”反映了相互制约;对“上”决定进行“议论修改”,则是皇帝之下的民主。第(3)问从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可看出法律占了上风。
【答案】 (1)包含皇帝和三省的综合意见。
(2)三省各自独立及互相制约,既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又便于皇帝控制,皇帝之下的民主制。
(3)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法律的权威占了上风。
12.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郡国并行制示意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从中看出它们各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
(3)元朝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在这种制度下,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管辖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从材料一的齐、鲁、晋、卫、镐(京)可知是西周的分封制。材料二中的“郡”与国,可知是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及教材地图反映内容回答。
【答案】 (1)在古代,山东省曾分封过齐、鲁两个诸侯国。
(2)西周和西汉前期。分封制和郡国并行制。
(3)行省制度;山东归中书省直接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