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说这句话的皇帝应是( )
【解析】 材料内容是废丞相,主张废丞相的是明太祖。
【答案】 B
2.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索额图、明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康熙帝称他们为“索相”和“明相”……据此同学们众说纷纭,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史实,索额图和明珠二人的确是康熙大帝的丞相
B.符合史实,尽管称“相”但已经没有实质意义了
C.不符合史实,索额图和明珠二人是康熙帝的军机大臣
D.不符合史实,明代已废除丞相,所以不能称二人为“相”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丞相的废除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识记,其中A、B、C三项均是不正确的。
【答案】 D
3.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
A.汉代内外朝制度 验室 B.唐代三省六部制
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对基础知识概念准确把握的能力。君相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矛盾,趋势为“独相制——群相制——无相制”,明代废除丞相,为辅助政务,设置殿阁大学士,后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答案】 D
4.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可看出明代的阁臣( )
A.位高权重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解析】 从材料信息“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可知,阁臣是皇帝的助手,故B项正确;由“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可知,阁臣权力不大,即使有个别位高权重者、剥夺六部职权者,也最终遭杀身之祸,故A、C项错误;D项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 B
5.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主要负责( )
A.起草谕旨 B.奏章票拟
C.军国机务 D.侍从顾问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议政王大臣会议”职责变化的认识。清皇太极时“议政王大臣会议”主要负责军国机务,当时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军国机务,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答案】 C
6.(2010年山东潍坊高三教学质量抽样监测)“洪武皇帝……希望能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解析】 从“洪武皇帝……独自处理国家大事”可以判断这指的是明初废除宰相制度,君主专制权力进一步增强。此后组成的“特别的政府部门”指的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殿阁大学士,他们不参与决策,也不负责执行政令和监察百官,只是协助皇帝处理奏章。
【答案】 A
7.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解析】 材料上明显可以看出军机处“承旨遵办”,传达皇帝旨意的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答案】 B
8.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被称为“贪污之王”,他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
A.发生在顺治时期
B.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解析】 军机处设置于雍正时期,大大加强了皇权,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
【答案】 C
9.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战胜皇权得以恢复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君主专制强化实质的理解,要结合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这一历史背景。
【答案】 A
10.清朝时,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
①驻藏大臣 ②达赖喇嘛 ③班禅喇嘛 ④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雍正帝时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后,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二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责情况表: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解析】 第(1)问应结合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的主要原因。第(2)问要从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与宰相职权的区别方面分析。
【答案】 (1)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
(2)没有实质意义。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1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首先是结合史实判断四幅图片反映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图一、图二分别指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图三是明朝的政治制度;图四是清朝的军机处。然后再结合史实组织答案。
【答案】 (1)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
(2)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改革内容: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六部尚书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且规定此后子孙不许再立丞相。
(3)清朝。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