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短文两篇
知 识 积 累
古今异义
(1)惟吾德馨
馨:古义: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今义:散布很远的香气。
(2)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弦、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今义:丝绸和竹子。
(3)无案牍之劳形
形: 古义:形体、躯体。 今义:形状。
(4)亭亭净植
植:古义:竖立。 今义:种植。
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名词活用作动词,出名。
(2)香远益清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播。
(3)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扰乱。
(4)不蔓不枝 名词活用作动词,长枝蔓,长枝权。
一词多义
无丝竹之乱耳(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何陋之有(助词,表示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之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花之隐逸者(助词,的)
菊之爱(结构助词,表句式倒装)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何陋之有?(谓语“有”后置,正常语序为“有何陋之”)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周敦颐(1017-1073),号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儒家理学思想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体裁为说,这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
内容主旨
(1)《陋室铭》处处紧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句来写,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以爱莲为线索,分别以菊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通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自己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志向。
名句积累
(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文中运用比兴的手法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有人说“近墨者黑”,其实“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中 考 对 接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甚蕃( ) 德馨( )
淤泥( ) 洗濯( ) 清涟( ) 隐逸( ) 亵玩( ) 鲜有闻(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可以调素琴( ) (2)无丝竹之乱耳( )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4)斯是陋室( )
(5)陶后鲜有闻( ) (6)宜乎众矣( )
(7)无案牍之劳形( ) (8)何陋之有( )
(9)水陆草木之花( ) (10)晋陶渊明独爱菊( )
(11)世人甚爱牡丹( ) (1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13)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 (14)予谓菊( )
(1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何陋之有 B.自李唐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C.濯清涟而不妖 人不知而不愠 D.可爱者甚蕃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6.请按提示默写填空。
(1)《爱莲说》以花喻人,托物言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莲花的纯洁质朴,喻君子的洁身自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现莲花的体态正直,喻君子的行为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莲花的端庄美好,喻君子的志洁行廉。
(2)《爱莲说》全文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语含讥讽,表现对世俗鄙夷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C.这篇铭文的韵脚是“ing”。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二、阅读提升
(一)(2017·安徽)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单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释】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 斯:__________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 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
10.【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11.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二)(2018·黄石)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陶渊明字元亮,得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另耕自资,遂抱赢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①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资,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②。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请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③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醇,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释】①偃卧瘠馁:卧床挨饿。②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③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
12.下列句子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博学善属文(属:写) B.州召主簿不就(就:赴任)
C.以为彭泽令(以为:认为) D.便语客(语:告诉)
13.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C.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D.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塑造了陶渊明自由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高洁的人格。
B.陶渊明已卧床挨饿多日,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他粮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济的馈赠。
C.陶渊明不愿束带迎接督邮,当日辞官,体现了他“不汲汲于富贵”的品质。
D.陶渊明嗜酒。亲朋无论穷富,都会设酒招待他,而陶渊明逢酒必醉。
15.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tái rú dú fán xīn yū zhuó lián yì xiè xiǎn
2.(1)调弄 (2)弦、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3)更加 竖立 (4)这 (5)少
(6)应当 (7)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8)什么简陋 (9)的 (10)只 (11)很
(12)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却 (13)出名,有名 灵验 (14)认为 (15)博学的人。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3.C 解析:A.之:结构助词,的;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自:从;自:在。C.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D.可:值得或者十分的意思;可:可以。
4.(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话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5)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6)(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
(7)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啊。
5.B 解析:B项的正确停顿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1)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4)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7.A 解析:不矛盾,二者指代不同。“无丝竹之乱耳”的“丝竹”指的是世俗嘈杂缭乱的宫廷富贵人家的音乐,“调素琴”指的是自己志趣所爱的音乐。
8.(1)出名,有名 (2)这 (3)博学的人 (4)官府的文书
9.(1)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翠,映入眼帘。
(2)有人说:“那个地方简陋,怎能住人呢?
10.惟吾德馨 君子居之
11.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12.C 解析:以为:让……担任(做)
13.B
14.D 解析:“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的是陶渊明对来拜访的人,无论贵贱,有酒就会设宴招待他们;“而陶渊明逢酒必醉”属无中生有。
15.(1)(陶渊明)不愿受(或“不能承受”)官职的束缚,不久就自己弃官回家。
(2)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或“收藏”)了一张无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