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1高考导航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始皇帝、郡县制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军机处2011高考导航1.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宗法制对古今社会的影响
2.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机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
3.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行政区划管理、监察、选官制度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加强与同一时期西方相比较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基础知识梳理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开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 政治制度。
(2)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 所取代。早期国家王位世袭制(3)演变:①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②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侯、伯定期向 纳贡,并奉命征伐。商王 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对象: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 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但大多数是 。
(2)内容: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 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 的义务;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基础知识梳理功臣同姓子弟周天子朝觐述职(3)影响:①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②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 ,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③受封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壮大,到 ,分封制遭到破坏。森严等级政治格局西周后期3.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 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基础知识梳理统治秩序土地继承(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 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和团结。特权稳定(1)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2)宗法制维系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反映出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严密复杂的一面。基础知识梳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基础知识梳理 1.背景:秦国经过 变法后,
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 、赵、魏、
、燕、 六国,于公元前 年,
完成统一。商鞅韩楚221齐2.形成
(1)中央政治制度
①皇帝制度:秦王 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②中央官制:以 为中心,设置丞相、 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嬴政皇权御史大夫 (2)地方政治制度:实行 制。
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长官称 或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基础知识梳理郡县郡守县令县长3.影响
(1)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 之中。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政治体制秦朝中央官僚机构具有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和“家天下”的特点。中央政权的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和三公九卿的设置及其权限三个方面。基础知识梳理要点1.[分析说明]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三者的关系核心要点突破(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3)西周礼乐制度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的工具。核心要点突破要点2.[解读信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核心要点突破(1)图的右侧是秦始皇人物像,他头戴冠冕,腰佩宝剑,身穿宽大、带有龙的图案的袍服,表情庄重威严,显示出“千古一帝”的至尊和威势。(2)图的左侧反映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车轨,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修筑长城等。这同时也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折射出专制皇权的强大与威势。核心要点突破①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②一个首创:皇帝制度实现了从以王权为核心到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
③两层官职:“三公九卿”;郡守和县令(或县长)。要点3.[归纳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核心要点突破核心要点突破【命题视角一】 分封制热点考向聚焦热点考向聚焦
(2009年高考广东卷)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解析】 我国古代把分封制称作“封建”, 柳宗元所说的“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西周采取分封制的目的。
【答案】 B【反思归纳】 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灵活,文字材料、图表、数据、文物都可入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随着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推广,题目的设问更加泛,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对审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重视各种历史资料的应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拓展研究历史的信息资源渠道,是应考要特别关注的一点。热点考向聚焦1.下图是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图片,这些省份的简称源自西周分封制的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封制。山东简称鲁,源于西周分封的诸侯国鲁国。河南、河北、吉林分别简称豫、冀、吉都与分封制无关。热点考向聚焦活学巧用2.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热点考向聚焦①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②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③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④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依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以断定①②③④的表述均是正确的。热点考向聚焦【命题视角二】 宗法制热点考向聚焦热点考向聚焦
(2009年高考宁夏、辽宁文综卷)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解析】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也是嫡长子继承制,B、C、D三项均是次要影响。
【答案】 A【反思归纳】 近几年高考已明显加强综合能力的考查,本题以宗法制为命题切入点,综合考查宗法制在秦汉以后的重大影响,要求加深对宗法制影响的认识。热点考向聚焦3.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后院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热点考向聚焦活学巧用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特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太庙及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而不是供奉神灵的地方,故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而其他三项均为宗法制的特点。热点考向聚焦4.(2009年威海模拟)“亲情是缘,相聚是份”,这是自古以来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缘份”一词也是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之一。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热点考向聚焦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题干中“亲情”可体现血缘关系,这种情结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真题随堂反馈点击进入课时活页训练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