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38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38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4 16:28:18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新课探究一:农村改革
1
2
3
农村改革前的生产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农村改革的尝试从哪里开始?
农村改革经历的发展过程
80%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gun)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嫁出,
不见新娘进凤阳。
安徽凤阳曾经流传的花鼓词
安徽凤阳小岗村
小小电影院


新课探究
探究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实施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
产到户,自负盈亏
1.背景:
2.目的:
(1)开始:
群众自行发动: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凤阳县犁园公社小岗村生产队的18户社员的代表聚集在村里一间屋里秘密写下了一张契约。在契约中,每户农民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粮食任务,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功,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如发生意外,社员保证把干部的小孩养活到18岁。18个农民在保证书上按了指印或图章,之后他们把牲畜、土地分到每户手中。
小岗村责任承包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相关链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
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二:改革后一年,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善。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5.02
6.70
7.15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
请思考: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单位:亿斤


新课探究
探究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实施
(1)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
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4.意义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水果生产基地
绿色蔬菜基地
花卉生产基地
茶叶生产基地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西亭(南通市通州)
张芝山
(南通市通州)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4.意义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950年
土地改革
1953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
人民公社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探究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探究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这番话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
原青岛
电冰箱厂
工人没有生产积极性
材料研读:
我们工厂的情况有点糟。“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吃大锅饭
企业没自主权,政企不分
增强企业活力
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新课探究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政企不分,吃大锅饭
企业没自主权,职工积极性不高
小小电影院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
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
1984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刊登
1.背景:
2.展开:
单一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
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
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3.主要内容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5.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海尔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和国家实行什么政策有关?具体内容有哪些?
二十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5.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探究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
在计划经济时代,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和时间上的大量浪费。

探究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发展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探究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
课堂小结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2年
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
改革全面展开
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一: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顺口溜
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
统一劳动,
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收入少。
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
干少一个样
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
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
蛤蟆。
分析农村经济的弊端?
材料二:
材料三:“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农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随堂训练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
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