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西高2010年10月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
1.观察右图,请问以下哪条信息不能从图片中得出
A.皇帝至高无上
B.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C.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D.御史大夫负责监督百官
2.“阿房阿房,始秦亡”反映了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徭役繁重 B.刑罚严酷
C.赋税沉重 D.文化专制
3.“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以前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朝时期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4.唐代柳宗元曾评述:“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里的“政”不包括
A.焚书坑儒 B.大兴土木 C.书同文、车同轨 D.法律严苛
5.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戊午年 C.己未年 D.癸卯年
6.“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贞观政要》卷一),上述主要描述了
A.《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 B.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
C.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推行的影响 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
7.羁縻府州是唐朝对民族地方的一种间接统治形式。关于这种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突厥归附后,唐太宗在其部落原处设置的管理机构
B、羁縻府州的首领是由唐中央政权重新任命的,官位可以世袭
C、羁縻府州管理下的各部落,不编户籍,不上贡赋
D、所属州县通常由都督府节制,大者为府,小者为州
8.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很多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右图就是著名的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 请问画中唐太宗接见的使者来自于( )
A.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9.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他勤于政事,不仅仅是体恤百姓,更想让大臣们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
A.稳定社会秩序 B.维护地主阶级长久的利益
C.缓和阶级矛盾 D.完善各项政策
10.“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米,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A.农产品、丝织品大量投放市场 B.丝织品质量提高,价格上涨
C.农业发展,粮食价格宜 D.唐政府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11.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唐太宗
A.休养生息政策 B.仁义为本原则 C.民族团结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12.“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 )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之时
C.收复雅克萨之时 D.收复台湾之时
13.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中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平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
C.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15.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年代 福建莆田 直隶宝坻 湖北川汗
康熙十五年(1676) 192丁 0丁
康熙二十五年(1686) 88丁 22丁 24丁
康熙三十年(1691) 58丁 10丁 14丁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16.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 上。这说明
①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 ②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
③“尊孔”有利于清朝统治 ④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右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
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18.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③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④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人们才青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基本一致
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20.下列孔子的言论,反映其“礼”的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过犹不及”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有教无类”
21.在古代孔子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现在党和政府提倡“以德治国”。这说说明
A.无论任何时代,我们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传统儒学我们应该批判性地加以继承
C.从古至今孔子的思想始终是中国的主导思想
D.治理国家的方法是德治胜过法治
22、孔子认为,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必须
A、用“礼”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 B、关心和爱护老百姓的生活
C、用“仁”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 D、把“亲亲”的爱升华为人间普遍的爱
23.“吾爱吉师,但更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下列各项中, 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
C.创立阿卡德米学院 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24.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 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
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教育家 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
25.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这种观点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 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
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 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26.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 B.创立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
C.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D.以理性为指导形成中庸之道
27.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庄重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 B.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C.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8.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期间取得的第一次军事胜利是
A、突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 B、围攻波士顿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役
29.如果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诞生”是人类一个重大进步的话,那么美国独立战争在推动人类历史继续向前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冲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B.创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组建了联邦制的政府 D.开创了美国崭新的历史
30.独立战争时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确定民主政治的原则)与“程序民主”(规定实行民主的方法)并重,美国实现“程序民主”主要是通过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邦联条例》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1.华盛顿在告别辞中提出“避开与任何外国永久结盟是我们的一项颠簸不破的政策”,这成为美国长时期内遵循的哪一项外交政策
A.孤立主义 B.大棒政策 C.金元外交 D.门户开放
32.华盛顿担任总统时,发挥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在职期间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网罗人才,组成内阁②建立国家银行,活跃国民经济③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 ④创立总统否决制度 ⑤改善与英国的关系 ⑥西进运动不断开展
其中直接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是A.②⑥ B.①②⑥ C.④⑥ D.②③
33.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从拿破仑实施的对内政策看,它体现的基本原则是保护
A.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和部分封建贵族
34、有位高二的学生为了便于记忆,将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列表整理,请指出他哪项整理错了
措施 意义
A政治 改革政府;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B经济 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 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军事 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 当时较为先进的兵役制度
D宗教 承认天主教的国教地位 实现了法国国教与拿破仑信奉宗教的统一
35.右图是《民法典》的封面,对于这部法律在他心中的地位,拿
破仑曾这样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
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
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你认为他这样说是因为( )
A.40多次胜仗,徒有虚名,微不足道
B.滑铁卢之战,使拿破仑前功尽弃
C.《民法典》代表法国人民的利益,受到各阶层的拥护
D.《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6.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
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
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
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
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同时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
朝的复辟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7.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山代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①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②走上独裁道路 ③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 ④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问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其中38题14分,39题12分,共26分)
38.(14分)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古今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 观思》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6分)
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不能照抄原文)(4分)
材料三:邓小平在1987年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四: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在土地经营和管理制度上有何发展?(4分)
39.(12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演进,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贡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昔日的部下亨利 李评价华盛顿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主要贡献。(4分)
材料二: 法国历史学家阿道夫 梯也尔曾这样评价拿破仑:……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们的教训。它教导他们:决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的权力去摆布,不管他是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
(2)材料二中“对于公民们的教训”指的是什么?与此相比,华盛顿有何值得称道之处?(4分)
材料三
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3)材料三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分)
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上述两位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2分)
40.附加题: 儒家思想的流变(10分)
观察上面几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图片中所含历史信息和图片编组的意图,请厘清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文化政策变化的基本路径。(4分)
(2)你对秦始皇采取的文化专制政策有何看法?(2分)
(3)西汉之初为何采用道家黄老之学?汉武帝为什么又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4)宋明理学把中国文化重伦理的传统精神推向了极至,强调“立志”、“修身”以达到“内圣”人格,对此你有何评论?(2分)
杭西高2010年10月高二历史答卷
二、问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其中38题14分,39题12分,共26分)
38.(14分)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不能照抄原文)(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在土地经营和管理制度上有何发展?(4分)
39.(12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主要贡献。(4分)
(2)材料二中“对于公民们的教训”指的是什么?与此相比,华盛顿有何值得称道之处?(4分)
(3)材料三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分)
(4)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上述两位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2分)
40.附加题: 儒家思想的流变(10分)
观察上面几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图片中所含历史信息和图片编组的意图,请厘清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文化政策变化的基本路径。(4分)
(2)你对秦始皇采取的文化专制政策有何看法?(2分)
(3)西汉之初为何采用道家黄老之学?汉武帝为什么又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4)宋明理学把中国文化重伦理的传统精神推向了极至,强调“立志”、“修身”以达到“内圣”人格,对此你有何评论?(2分)
杭西高2010年10月高二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B A B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A A D A A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A B B C D B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答案 A A C D D B C
39、(1)华盛顿:领导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开国立制(或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首任总统,捍卫民主。(民族、民主2点,共4分)
(2)教训:拿破仑的专权独裁。(2分)
称道之处:华盛顿不迷恋个人权力,为民主政治树立典范。(2分)
(3)主题:法典将与时间同在,传诸万世(法典的精神是永恒的)。(2分)
(4)个人传记、相关专著、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答对2点,即给2分)
40、附加题:儒家思想的流变(10分)
(1)思路:秦朝实行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通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一——汉初尊崇黄老道思想,强调“无为而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提出天理论,复兴儒学。(4分)
(2)思路:正面——维护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负面——文化专制,压制思想、摧残文化。(2分)
(3)思路:从汉初局势、统治策略和老道思想特点说明(经济萧条,厌恶战争,统治者朴实作风)(1分);而从汉武帝时期的局势、统治政策和董仲舒对儒学改造后于统治政策的适应性说明(国力强大,汉武帝要有为)。(1分)
(4)思路:一要从修身养性、报国精神等方面说明其积极意义;二要从压抑人性、愚昧忠君等方面说明其负面影响。(2分)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2,488,492(两白银)
康熙十一年 18,096,850
康熙十二年 21,358,006
康熙二十六年 28,964,499
康熙三十年 31,849,719
康熙三十三年 41,007,790
秦始皇巩固统一
汉高祖与道家老子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汉武帝与儒家经典
秦始皇巩固统一
汉高祖与道家老子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汉武帝与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