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本单元主题是两级下的竞争。
重点:杜鲁门主义, 认识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难点:了解美苏“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对历史造成的影响。
本课地位:本课核心内容是冷战局面的形成,研究两级格局成为把握战后历史发展的主线。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美苏冷战的历史有所了解,探其根源和发展过程,会感兴趣。初三学生的思维由感性向理性过渡,通过材料阅读进一步发展理性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材料阅读, 掌握“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等史实,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师生互动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利用多媒体观看侵朝战争侵越战争剪辑,形成感性认识“冷战”中的世界并没能实现和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学生认识到“冷战”中的世界并没能实现和平。通过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理解“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
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合作性,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各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材料一: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材料二:北约与华约对峙图美国实行冷战的原因:1、二战后苏联力量壮大,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发展。2、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称霸世 界, 而共产主义制度将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 ……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由战略合作转为敌对态度。
称霸世界中苏联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⑵“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⑴“铁幕”是指:生答: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大学的演讲: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冷战政策: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一、冷战政策1、概念。2、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美国总统杜鲁门 美苏为什么要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军事冲突?材料三:杜鲁门国会咨文大意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主义威胁需要援助的国家给予金钱、原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材料四:无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
①、材料三美国把矛头指向哪个国家?
②、材料四反映了美国的什么野心? 美国为什么要对苏联发动冷战?2、表现经济方面: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方面: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乔治·马歇尔材料五: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材料六: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回忆录》中说:“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通过控制西欧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
美国把欧洲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作为自己的任务,其主要目的是什么?生答:“通过控制西欧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材料七:到1950年,西欧各国生产已达到战前水平。到1952年,英、法、意的工业生产分别比战前增长13 % 、29 %和48 % 。德国的西方占领区的工业生产,到1952年增长到115 % 。马歇尔计划原定期限为5年,由于西欧经济恢复较快,到1951年底就提前结束了。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哪些影响呢?美国在政治上控制了西欧。在经济上向西欧输出了大量商品。两极格局由此形成二、美苏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第二阶段(七十年代)第三阶段(八十年代)特点:
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苏进攻美防守。
美强硬苏收缩。柏林分裂的见证(1961——1989年) 勃兰登堡门修建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美军机拍摄的古巴军事基地地图 肯尼迪赫鲁晓夫苏联入侵阿富汗阿明(左) 1979年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顶点。 苏联入侵阿富汗“星球大战”计划美国总统里根激光发射器工作示意图电磁轨道炮发射粒子束摧毁弹道导弹两极格局随之结束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结束越南战争中美关系正常化入侵阿富汗星球大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