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基础导学
基础梳理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王位世袭制
(1)背景:约公元前 年,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王朝——夏。
(2)建立: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
后期的 ,“ ”的局面逐渐形成。
(3)特点: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 ,有时
。2070禹禅让制家天下父子相传兄终弟及2.行政管理制度
(1)王权: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
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 的方式决定,王
权具有了 色彩。
(2)中央制度:商朝中央设有 、 等,掌管
政务。
(3)地方制度:地方封 、 ,他们作为臣服于
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 。占卜神秘相卿士侯伯征伐问题思考
1.夏商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有哪些?
2.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提示主要
政治
制度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中央管理制度
④地方行政制度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公元前 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
朝。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 。
2.主要对象: 、功臣、古代 的后代。
3.推广:武王死后, 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
展周的统治范围。1046分封制王族帝王周公旦4.内容
(1)周王把一定的 和 分别授予王族、功
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
王室。
(2)义务: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
令,诸侯有为周天子 、随从作战、
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
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土地人民镇守疆土交纳贡赋卿大夫问题思考
3.西周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分封的是哪些人
物?分封的内容是什么?
提示5.影响
(1)在分封制下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
等级“ —诸侯— —士”。
(2)西周通过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
统治。
(3)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成为一
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天子卿大夫分封制问题思考
4.实施分封制有何意义?
提示 分封制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
与巩固自己的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使统一的社会
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奴隶制经济逐步
繁荣;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促进了各诸侯国政
治、经济的迅速发展;分封制加速了各民族融合
的进程。6.瓦解
(1)原因: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
地内,享有相当大的 。如 、
、 等。
(2)瓦解: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
王权 ,分封制遭到破坏。独立性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衰弱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 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
族之间在 、财产和 上的矛盾,西周
实行了与分封制 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
制。
2.含义:宗法制是用 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
治等级、巩固 的制度。分封制权力土地继承互为表里父系血缘国家统治3.内容
(1)周王称为 ,王位由 继承,为大宗。
(2)其他儿子分封为 ,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
宗,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 。诸侯的爵位,只
有 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 。
(3)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 ,在自己的领地内
是 。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4)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 ,小宗必须服从
。周王是天下的 ,也是政治上的 。
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 上的垄断和特权
地位,也有利于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天子嫡长子诸侯大宗嫡长子卿大夫小宗大宗小宗大宗大宗最高领袖政治统治集团问题思考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 (1)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3)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知识网络合作探究
【探究】 西周分封制的实质及利弊。
思路点拨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揭示出本质,就可以深刻认识历史事物。西周的封国众多,类型多样,但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周王室的统治。②西周分封制有利有弊。“利”主要从当时起到巩固统治、维护统一的积极作用来看;“弊”应从分封制的局限性和长远的观点来分析。要点提示 (1)实质:分封制是西周在生产力水
平相当低下,而疆域又相当辽阔的情况下,为维护
周王室的政治,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
室、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一种政治
制度。其实质是周王室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封邦
建国,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2)利弊:①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天下
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和管辖,巩固
了国家统治,维护了国家安全,同时缓和了统治阶
级内部的矛盾。②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来的国家,实际上是一个以宗
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军事同盟。中央的直接管
辖范围有限,主要靠诸侯的力量来完成大规模的国
家行动。各诸侯国保持相对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
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逐渐淡化,诸侯
国的势力不断增长。因此,王室实力一旦削弱,就
必然形成割据的局面,危及国家统一和安定。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国家政权是在 ( )
A.约公元前4000年 B.约公元前2070年
C.约公元前1600年 D.约公元前1046年B2.西周时大行封邦建国,其分封的主体是( )
A.功臣 B.归顺的殷商旧族
C.姬姓亲族 D.夏商国王的后裔C3.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
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
种制度叫做 (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嫡长子继承制B4.西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不可以在自己领地内
( )
A.建立武装 B.设置官员
C.征派赋税 D.私铸九鼎D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
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
制的纽带是 (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D6.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
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
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
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 )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C能力提升
7.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
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
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
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
最为适当 (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
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
其小宗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
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为另一族,在宗法上,
二者并无关系解析 大宗、小宗是相对的,无论周王、诸侯、卿
大夫等都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凡嫡长子皆被认为
是大宗。
答案 C8.祭拜祖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现象。右图是
2009年春节潮州居民祭拜祖先的情景。这种风尚
与习俗与下列哪种制度有密切关系 ( )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宗法制 D.皇帝制C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
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
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
村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
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所职也。无非事
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
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春秋初年,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
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
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
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
无异”。 ——译自《左传》请完成: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对诸侯作了哪些法律规定?作此规定
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这一问题出现
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分封制。
(2)规定:天子有视察诸侯的权利;诸侯要向天子述职;如不朝见天子则视其情节轻重作相应处罚。目的是维护分封制。
(3)分封制开始瓦解。原因:分封制下诸侯国的离心力;天子与诸侯国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
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
室,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
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左传·桓公》
材料二 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
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
侯。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附周亚夫传》 请完成:
(1)材料一、二所描述的现象都与西周时期盛行
的一项重要制度密切相关,这一制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所反映制度的规定,如果周亚夫的
长兄键在,他有资格继承周勃的爵位吗?
(3)上述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宗法制。(2)没有。(3)保证了贵
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巩固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在历史上产生
了久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