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社会状况
(1)经济相对落后:①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
实行 改革,废除农奴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
一定的发展。②俄国 基础薄弱,资本主义发展
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社会矛盾尖锐: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
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一战激化矛盾:一战使俄国 纷纷
起来反抗沙皇专制统治,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沙
俄成为 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农奴制工业帝国主义社会各阶层帝国主义问题思考
1.怎样理解20世纪初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
弱的环节”?
提示 (1)俄国发展落后(经济上还是农业国,政
治上是沙皇专制),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地主与农
民、资本家与工人、民族矛盾等),即反动统治力
量脆弱。
(2)俄国革命力量强大(有强大的工农联盟,有
成熟的受列宁主义指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有用革
命方式解决现实各种矛盾的社会力量。
(3)这两方面合起来构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
薄弱的环节”,这对俄国首先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具有决定性作用。2.二月革命
(1)时间: 年3月。
(2)结果:推翻了 王朝的统治;建立了
并存的两个政权: 和 临时
政府,后者掌握着实际权力。1917罗曼诺夫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问题思考
2.二月革命后在俄国为什么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
局面?
提示 这种现象是二月革命后俄国阶级力量对比的
特殊产物。
(1)二月革命中,工人和革命士兵推翻了沙皇政
府,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但由于苏维埃的领导
权被孟什维克党和社会革命党人掌握,这些小资产
阶级政党反对社会主义革命,自愿把政权交给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
(2)二月革命胜利初期,资产阶级还没有完全掌
握武装,临时政府是靠苏维埃的支持而存在的;苏
维埃虽然没有掌权,但获得广大工人、士兵的支
持。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政治形势
(1)“四月提纲”:①背景:人民要求实现
、取得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
战争。②时间:1917年4月。③内容:提出将俄国
革命从 民主革命转变为 革命的任
务;还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
”的口号,争取以 的方式取得
政权。(2)七月事件:①时间:1917年7月。②原因:俄
军在 出击遭到惨败。③经过: 出动军
队进行血腥镇压,首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④结果: 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土地和面包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平前线临时政府两个政权问题思考
3.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了实现
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曾经选择了哪些方式?
提示 和平过渡: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
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
命的任务。
武装起义:七月流血事件后,选择了武装起义。
2.十月革命的经过
(1)1917年11月6日晚,起义开始, 亲自领导。
(2)11月8日凌晨,占领 ,推翻临时政府,
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 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列宁冬宫彼得格勒莫斯科三、伟大的开端
1.建立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1)时间:1917年11月7日。
(2)内容:①通过《 》,
宣布 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 。
②通过《 》和《 》。③选举产生
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 当选
为主席。
(3)意义:①表明 政权在俄国建立,世界
上第一个 国家诞生。②一批 、农
民和士兵的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岗
位,代表 行使权利和监督权利的实施。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临时政府苏维埃土地法令和平法令人民委员会列宁苏维埃无产阶级专政工人人民问题思考
4.结合十月革命的酝酿与爆发,你认为十月革命具有
哪些特点?
提示 (1)从理论的角度看: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
传统观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
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从革命道路看:所走的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
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这正
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
革命。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是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
力夺权。
(5)从革命的对象看:反侵略、反资本主义与反封
建三位一体。
2.历史意义
(1)人类历史上 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由 领导,以建立体现 和 的
社会制度为目的。
(2)十月革命成功地在 世界体系上打开了
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
和 的解放斗争。
(3)十月革命将 变为现实,开创了
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
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一次无产阶级社会公正平等资本主义国际无产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社会主义理论国际社会主义知识网络合作探究
【探究1】 十月革命的必然性
近年来,列宁墓是否需要迁出莫斯科红场,已成为
俄罗斯社会争论的热点话题。而围绕列宁墓引发的
有关十月革命的讨论也持续升温,成为焦点。一直
以来,争论的实质都在于是否承认十月革命的必
然性。
观点一: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历史学者一直认为当
时的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
观点二:享有“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之称的普列
汉诺夫激烈地反对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认为“俄
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
粉”。观点三: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一文中提出世界历
史的发展既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性,俄国可以先
革命,后建设,即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内先取得
革命胜利,再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结合上述看法,谈谈你对十月革命的必然性的
认识。
思路点拨 分析十月革命的必然性注意结合十月革命
爆发的历史背景以及俄国革命发展的过程,从主观
条件、客观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要点提示 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表现
为: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集中了各种矛盾,使俄国
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激化了俄
国的各种矛盾;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布尔什维 克
党成熟起来,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策略;
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四月提
纲”提出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
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七月流血事件表明革命和平发
展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改变策略,发动武
装起义。无论从客观条件还是从主观条件看,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探究2】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不仅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在世界上也
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
义主要表现在何处呢?
思路点拨 应该从对俄国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两
大方面加以认识。其中,对世界的影响又分为对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和对被压迫民族的影响两个
方 面。要点提示 (1)对俄国的影响。占俄国人口绝大多
数的工人和农民第一次摆脱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
成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人,保卫了国家独立和领土
完整;短期内使俄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向实现现
代化迈出坚实的步伐。
(2)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十月革命所建立
的消灭剥削现象、工农当家作主、体现社会公正的
制度在一战后陷入危机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
第一个缺口,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巨大影响。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在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经验的
情况下很艰难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其
无论成功或失败的范式都为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
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人类文明进程积
累了一笔宝贵财富。(3)对被压迫民族的影响。第一,它扩大了民族问
题的范围,把它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局部
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地及半殖民地从
帝国主义之下解放出来的总问题;第二,它给这一
解放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这就大大
地促进了西方和东方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把
他们吸引到胜利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巨流中去。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就十月革命的条件而言,俄国比其他国家更成熟的
是 ( )
A.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B.临时政府不得人心
C.有列宁的领导
D.人民反对战争
解析 俄国与其他西欧国家一样,都具备了进行社
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垄断组织已在国民经济
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俄国更具备成熟的主观条件—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A2.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
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畴,最重要的表
现是 ( )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解析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后
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
权并存的局面,而工兵代表苏维埃是无产阶级的政
权。B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
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解析 特殊的局面是指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的“和平过渡”。七月事件的发生,政权已完全转
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结束。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
党也由此改变策略为武装起义,此题主要测试对历
史事件的影响的理解能力。C4.下列事件发生于1917年至1918年的俄国,其先后顺
序是 ( )
①“四月提纲”的发表 ②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
成 ③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
④《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的通过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首先找出发生最早的事件是二月革命后出现
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最晚的事件是1917年11
月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
法令》和《土地法令》,然后以此来排列得出答案
为C。C5.十月革命最本质的特征是 ( )
A.无产阶级暴力夺权
B.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
C.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D.历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的
阶段
解析 题目中所给定的四个选项都是十月革命的特
点,解答时要认真地进行分析。B、C、D三项都
是由俄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不具备普遍意义。
A项是斗争方式的特征,这是一般社会主义革命的
必由之路,具有普遍意义。A6.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
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
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B.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有战争的条件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推动了革命的
爆发解析 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
化的必然结果,而俄国在一战中的惨败则进一步激化
了各种社会矛盾,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
弱的环节,最终促使十月革命爆发,并一举成功。
A、B、C三项都过分夸大了战争对十月革命的影
响,不符合列宁原话的本意。
答案 D
能力提升
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
因之一是 ( )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
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
制根深蒂固解析 本题是一道立意颇为深刻的选择题,考查学
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及比较能
力。中国革命试图走俄国的道路,但最终使革命遭
受严重挫折。中俄两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两国应
选择不同的革命道路,十月革命前,俄国还不是工
业国,城市人口不占多数,封建土地所有制也没有
废除。
答案 C8.之所以说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主要
是因为十月革命 (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解析 解题时,思考的切入点是“人类历史的新纪
元”。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
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
纪元。C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
革命第二阶段过渡…… ——“四月提纲”
材料二 ……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
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
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
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
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
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
么?
(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是怎
样得出的?它和“四月提纲”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答案 (1)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
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继续参加一战,且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不
同:“四月提纲”希望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而此
时主张“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当时国
际、国内形势变化导致的。10.阅读下列材料:
2007年11月7日,近万名俄罗斯共产党
员及支持者手擎着红旗和绘有镰刀斧头
的党旗。举着“你好,社会主义革命”
的标语牌,在莫斯科市中心的马克思
广场集会,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
请回答:
(1)90年前的俄国为什么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
(2)你能说出图中被高举的画像中的两位人物是
谁吗?集会为什么高举他们的画像?
(3)十月革命为什么值得纪念?答案 (1)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发展缓
慢,社会矛盾尖锐;一战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革命政权和武装;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激起人民的不满;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明确的纲领,并
发动了武装起义,十月革命爆发。
(2)马克思与列宁。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创立者,列宁是十月革命的领导人。(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
主义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
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将
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