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6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6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0-26 14: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原因
(1)毛泽东发动:正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
前发展的时候,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 主义,想
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 复辟,于1966
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2)反革命集团利用: 、 一伙别有用心
的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修正资本主义林彪江青问题思考
1.简述“文革”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的原因。
提示 (1)中共成立后,多年以来存在着“左”倾
错误,这种错误后来没有被清除,反而恶性膨胀,
以至于发展到“以阶段斗争为纲”。这是导致“文
革”发生的直接原因。
(2)与中国的历史有着很深的联系:经济上,中
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影响至深;政
治、思想上,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民主与法制观念。此外,
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的法制还不健全,公民
的合法权益暂时得不到保障,以至于以权代法、权
大于法的现象普遍存在,使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2.表现
(1)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到处揪斗“走资
派”“ ”和“牛鬼蛇神”,残酷迫害
党和国家领导人、文化科学教育界知名人士。
(2)国家主席 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
史上最大的冤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名存实
亡,公民的 和 都失去了保障。
(4)非法夺权:从1967年1月夺取 党政各级领
导权开始,从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 领导机关
都遭到夺权风暴袭击。反动学术权威刘少奇基本权利人身自由上海党政3.影响
(1)社会秩序混乱: 陷于瘫痪,工厂、
学校停顿,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2)“文革”时期, 连续十年
没有召开,
也不能实行。
(3)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
制度中断了。党政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思考
2.“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主
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严重破坏了人民民主,导致全国人大及其常
委会不能正常工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被迫停
止活动。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
“文革”的教训:要保护人民 ,避免社会动
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 。
2.措施
(1)方针:1978年, 提出“有法
可依, ,执法必严, ”的法制建
设方针。
(2)重塑法律尊严:中共中央为 平反昭
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加紧全面立法:从1979年开始, 加
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
《 》。 民主法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刘少奇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问题思考
3.我们应该从“文革”中吸取哪些教训?
提示 (1)坚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的主要任务,防止党的工作重心发生偏
离。
(2)建立和健全民主与法制,防止各种形式的个
人崇拜。
(3)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
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条
件下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3.影响
(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
刑法、经济法等 。
(2)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 、 。
(3)为 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新召开两会
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
相监督, , ”的方针,使
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问题思考
4.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所取得
的成就?
提示 (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
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
(3)加紧全面立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
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形成了以宪法为
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民族工作
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
》,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
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国家实行各 、
团结和 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平等共同繁荣3.基层民主
(1)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
》,进一步加强和
扩大 ,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
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 建设。
(2)各地在普遍推行 、 的过程
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
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 ”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基层民主民主制度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海选问题思考
5.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什么关系?
提示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原则和力量
源泉,随着民主的不断完善、健全、发展,法制也
必然随之发展、健全、完善。
(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社会
主义法制确认社会主义民主,规定其范围以及如何
实现,制裁危害民主的违法犯罪行为,作为同官僚
主义进行斗争的武器,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保障。知识网络合作探究
【探究1】 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民主法制建设不完善,是“文化大革命”爆发的重
要原因。“文革”的深刻教训时刻警示我们:必须
高度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你认为当前加强民主法
制建设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路点拨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要点提示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必须
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国家长治久
安的根本保证。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
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
安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全党全社会
的共同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
目标。【探究2】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过程
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社会主义民
主法制建设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这一曲折进程
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呢?
思路点拨 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与国家的政治经济
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要点提示 第一阶段:1949~1956年,这是我国社会
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开创时期,奠定了社会主义民
主法制的基本格局。
第二阶段:1957~196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在这期间,民主法制建设
时伏时起,时弱时强。
第三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在
此期间,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了全面破坏
和摧残。第四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时期,我们
党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
验教训,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向健
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符合国情的立法体制,建立
起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立法程序,加强了立法的科学
性、计划性,还建立了法律法规的清理制度。党的
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全
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
形式确定下来。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06年5月24日,长沙市民某
先生在家中整理物品时,发现一张其母亲跳“忠”
字舞的照片。据其母介绍,当时,为了表达对毛主
席的忠诚,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排练了这个
“忠”字舞。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照片拍摄的时
间应是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解析 “忠”字舞是个人崇拜的产物,因此,该照
片应拍摄于“文革”时期。D2.“文革”期间,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
和人身迫害,这一历史事件突出地表明了( )
A.国家的法律遭到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 公民的权利由法律来保障,当时国家主席的
人身权利都得不到保障,可见法律已经被破坏严
重。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法制
建设,主要措施有 ( )
①提出“有法可依”的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 ②在
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
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教材
知识的识记,①②③④均是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
设的措施。 A4.2008年3月2日,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79
岁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山西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的
农民申纪兰(下图),她作为中国惟一出席过一至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大
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关于她所能见证
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1954年一届人大正式确立 ②“文革”中人民代表
无法正常行使权利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恢复、
发展和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解析 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人大到2008年3月的十
一届人大,①②③三个内容均在此时间范围内,所
以①②③均正确。
答案 A5.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
由藏族公民担任。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向西藏
投入400多亿元;199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
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60多项工程。这表明我
国政府在西藏贯彻落实了 ( )
A.民族团结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平等原则
D.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经济平等原则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区人大
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说明党和政
府贯彻落实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中所说中央
从财力等方面援藏,说明贯彻落实了各民族共同繁
荣的原则,因此本题答案应为B项。
答案 B
6.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
对近几年全市管理的各类“民告官”案件进行复查
调研显示,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总是败多胜少,
1999年以来败诉率一直高居53%以上。普通老百姓
与行政机关“对簿公堂”,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进
步;在“民告官”诉讼中老百姓赢得胜利,更是一
件令人欣慰而又值得赞赏的事情。这说明( )
①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和完善 ②我国
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③老百姓的权
利得到了彻底的维护 ④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已经
完善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解析 并不能据此得出我国老百姓的权利得到了彻底
的维护,我国的法律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健全和完
善。
答案 D能力提升
7. 2008年2月27日,中共中央举行民
主协商会,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
机构改革等问题,向各民主党派、
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
况,听取意见。不久,于3月召开
了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这说明我党在新时期坚
持实行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第十一届政治
协商会议会场解析 材料表明,中共就重大国事问题与民主党派进
行协商并召开全国政协会议,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C
8.“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
干部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任务做好就行了。现
在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更得
对老百姓负责。”村官任务的变化与哪项制度的实
施有关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改革后的
情况,所以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有关。C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过
程中,在20世纪50年代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符合中国
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
架。
材料二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
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
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
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
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
“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
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
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
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
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包含哪
些主要制度?
(2)材料二认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原因
是什么?为此,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历史
任务是什么?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举措?答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原因:法律还不完备,把领导人的话当作法
律,权大于法,个人崇拜。任务:依法治国、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看法: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法
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要加强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10.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某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评议
副市长,要求副市长向该市人大常委会述职并接受
评议。该消息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同的反
响。有人认为,人大应该切实履行其监督政府的职
能,这样做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为;有人认为人大
“管头管脚”,不利于调动行政首长的积极性。材料二 2007年11月29日,北京市第13届人民代表大
会771名代表资格审查通过。13届人大代表中近60%
为新当选的代表,既有来自生产、教学、科研等基
层单位及一线的代表,也包括解放军、各民主党派
和少数民族代表,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其中,农
民工首次当选市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要求农民
集中的省、直辖市,要在选举代表时考虑吸纳农民
工。 ——人民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人大与政府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谈谈“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的
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认识人大对我国当前建设和谐
社会的积极意义。答案 (1)某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副市长的做法
是依法行使权力的体现:①从地方人大与地方政府
的关系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由它产生政府等国家机关。政府等国家机关对人大
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地方各级人大产生地方各级国
家机关,后者对前者负责,并接受其监督。②从人
大常委会的职权看: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监
督地方国家机关工作的职权,由人大或常委会选举
产生的副市长应该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评
议行政首长是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具体的监督形
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2)①有利于优化代表结构,改变“官多民少”的
倾向,这既是拓宽民主渠道的需要,也是推进基层
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需要。
②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对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凝聚民心、完善决策,密切城乡联系,推进城市化
建设,具有很大作用。
③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
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3)①人大监督对扼制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有重要
意义。
②有利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社会安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