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 的阻挠,中国在联
合国的席位一直被 非法占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 地位的日益提高。
(3)广大 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美国国民党集团国际发展中问题思考
1.美日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案”的实质是什么?其失
败说明了什么?
提示 实质是搞“两个中国”。说明:①广大发展
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③联合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国已无力阻挡中国在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过程
(1)1971年10月25日,第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 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
常任理事国席位。
(2)将 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26联合国安理会国民党集团问题思考
2.中国重返联合国,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提示 ①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②是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3.意义
这是中国 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① 停战以后,美国继续敌视
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 ”的阴谋。②美
国在 进行军事活动,发动 ,威胁
中国。③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中国与绝大
多数 的外交基本隔绝。④20世纪70年代
初, 发生重大变化,两国共同要求改善中
美关系,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朝鲜战争两个中国台湾海峡侵越战争西方国家世界局势外交国际事务 (2)过程:①1971年7月, 秘密访华,同
举行会谈。②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
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③ 年2
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 》,
阐述了 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 的
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 武装力量和军事
设施的最终目标。
(3)影响:①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 。
②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基辛格周恩来尼克松1972中美联合公报台湾中国美国正常化1979问题思考
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美国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与苏联争霸中
处于守势;为确保争霸重点,欧洲在亚洲实行战略
收缩,从越南撤军并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2)中国方面:苏联陈兵东北边境,构成对中国
安全的主要威胁,而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和保
守倾向明显,已不是中国的主要威胁;改善中美关
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付苏联威胁十分有
利;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间的长期
争端,也需要适时改善中美关系。总之,中美两国
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2.中日关系正常化
(1)原因:① 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
交。②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
日本,引起了日本的震惊。
(2)过程: 1972年, 应邀访华,双方签
订建立 的联合声明。中美关系田中角荣外交关系问题思考
4.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
键因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它直接推动了中
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
高潮。3.影响
(1) 、 关系正常化,促使了许多国家纷
纷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 的
热潮。
(2)20世纪50年代以来 遏制中国所形成的
局面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背景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
移到 上来,开始实行 ,需要一个
和平的国际环境。中美中日建交美国外交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2)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 ,维护世
界和平。
2.外交建树
(1)开展以 为中心的 外交:中国恢复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 及其
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对世界
作出了重大贡献。
(2)积极参与 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
年10月,在 成功举办了 第九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成员达成一致,形成
“ ”。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为促进
地区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霸权主义联合国多边联合国专门机构和平与发展地区性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共识亚太(3)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中国与 等
六国在 签署了《 》。上
海合作组织是一个 、 的
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 及中亚各
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
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俄罗斯上海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俄罗斯问题思考
5.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原因和意义
是什么?
提示 (1)原因:①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
壮大等国际形势的需要。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
改革开放。③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意义: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
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提高了
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信任,中国已
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
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网络合作探究
【探究1】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有何特点?
思路点拨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
为核心,以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
基础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全
方位开放,开展多边外交。
要点提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坚持奉行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中
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同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认为,新秩序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探究2】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是联合国安理
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你知道中国是怎样在联合国发挥作用的
吗?
思路点拨 可以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中国
在联合国的地位、联合国的职能等方面进行分析。要点提示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
地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组织的活动。
在历届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会议上,中国始终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
理事国,中国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
公正、合理的解决而积极努力;在联合国维持和平
行动中作出自己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
联合国有关多边国际机构中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
谈判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裁军的积极行动,
作出了真诚而有效的努力;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
家,还积极地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序而奋斗,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公
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
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
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
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
是什么历史事件 (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外交胜利
C.中国抗美援朝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 从时间上看应该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而从叙
述的内容看,所述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所以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2.右图为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
支持中国的票数增长示意图。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
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解析 根据图片数据可以看出,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合法权利的票数呈现增长趋势,这一方面说明中
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恢复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但并不能说明西
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答案 C
3.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经过了由封
锁、威胁、孤立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
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国力大为提高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消失
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D.中国推行灵活正确的外交政策
解析 实力是外交的后盾。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外
交的不利处境不是外交政策造成的,所以应排除
D;B项所说的矛盾到今天依然存在;C项是中美
关系改善的一个直接原因;关键在于A,外交地位
是国家实力在国际上的表现。A4.日本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
系的直接原因是 ( )
A.中日两国人民有着长期友好的交往
B.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恢复
D.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解析 美国的“越顶外交”是促使日本抢先于美国
与中国建交的直接原因。D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呈现出“一边倒”,而
新时期中俄关系则为睦邻友好合作。关于上述变化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变化是由于国际背景不同造成的
B.变化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C.变化是因为苏联的解体,社会制度不同
D.变化是因为中国发展的需要
解析 外交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应当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C6.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历经多次波折,但经双方努
力又得到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美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B.中美矛盾已彻底解决
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
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
解析 B、C、D三项说法是错误的。国家利益是国
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故选A。A能力提升
7.2008年10月25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接受央视
《高端访问》栏目采访时表示,对日本的殖民统治
和侵略表示反省和歉意,要谦虚地回顾过去,共同
构筑未来。你认为要改善中日政治关系,两国不应
该 ( )
A.以史为鉴、建立互信
B.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C.搁置历史、求同存异
D.加强交流和了解,互信互利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历史遗
留问题的解决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改善,不应该搁
置,而应该妥善解决。C8.中山日报2009年1月10日综合报道联合国安理会8日
晚通过第1860号决议,呼吁巴以立即在加沙地带实
行“持久的、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在表决中,
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理事国投了赞成票。中方敦促
有关各方全面有效落实决议,立即实现停火。这反
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一贯原则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实行不结盟政策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对于联合国通过的
决议,中国本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
支持,并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这说明新时
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 C
9.阅读下列材料:
(1)上述四件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 )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②③④
( 2)上述四件大事与下列主题词依次对应的是
(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一边倒” ③“求
同存异” ④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
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3)根据上述图片信息,请你用标题式语言评价从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
活动。解析 回顾重大事件和基本内容,整体概括新中国的
外交。
答案 (1)C(2)D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外交政策成熟、步入世界
外交舞台等。10.观察下列图片:
周恩来迎接来访的 毛泽东向日本首相田
美国总统尼克松 中角荣赠书邓小平同戈尔巴乔
夫进行高级会晤请回答:
(1)指出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及其意义。
(2)前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外交有何影响?
明确图片反映的史实,结合历史背景评价意义和影
响。
答案 (1)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田中角
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戈尔巴乔夫访华——
中苏关系解冻。
(2)中美关系的缓和以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
交的新局面,使许多西方国家纷纷与我国建交,国
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