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0-26 14: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背景:① 改革:内容:1985年首先集
中精力进行 改革,但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转而
进行 改革:戈尔巴乔夫以“ 社会
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 ”和
“ ”,使苏联改革走进误区。②受苏联改革和
国内 困难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
各国 纷纷丧失政权, 随之发生根本性
变化。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人道的、民主的民主化公开性经济执政党社会制度 (2)表现:①波兰剧变: 1989年,波兰成为
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②德国统一:1989年,
大量公民外逃,政局出现大动荡;政府宣布
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 。1990年10月,
德国并入 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2.苏联解体
(1)过程:①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
的领导地位,实行 。②1991年底,俄罗斯等
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
”。
(2)影响:苏联解体, 随之瓦解。第一个民主德国柏林墙民主联邦党多党制独立国家联合体两极格局问题思考
1.苏东剧变的原因、教训是什么?
提示 (1)原因:①苏联、东欧高度集中的经济政
治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出现困
难。②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它是苏
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也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外因。
③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
(2)教训:①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
生产力。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③坚持独立自主、
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2.如何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
提示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社会制度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苏联解体除了上述含义外,还指苏联由原来
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盟解体,即苏联解体具有
双重含义。
(3)苏联解体后成立的“独联体”,是国家的联
合组织,不是国家统一组织。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1)“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导
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
(2)美国试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
区争端,使区域性、 的冲突增加。
2.特点
世界形势出现了 与 、 与 并存的
局面。 小规模缓和紧张和平动荡问题思考
3.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1)根本原因: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
不平衡。
(2)重要原因:欧共体、日本及第三世界的兴起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3)直接原因:美苏“冷战”和军备竞赛导致双
方相互削弱。4.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是什么?其中严重干
扰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1)特点:是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
荡并存的局面。
(2)因素:①霸权主义横行。②地区冲突不断。
③恐怖主义泛滥等。3.表现
(1)科索沃战争:1999年,以 为首的北约打着
“ ”的旗号,趁南联盟内部发生
危机的情况下,向南联盟发动战争。这是北约在
没有经过联合国 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
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 进攻一个主权国家。
(2)恐怖主义泛滥: 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
机撞向世贸中心双塔大楼和 所在地五角
大楼,导致世贸双塔大楼倒塌。世界各国加强了反
恐斗争。美国人权高于主权科索沃安理会首次2001美国国防部问题思考
5.欧盟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如伊拉克问题)上为什
么会与美国不一致?
提示 (1)经济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2)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欧洲在国际事务
中想发挥更大作用,反对美国霸权政策。有欧洲一
体化“发动机”之称的法德两国对美国实行的“单
边主义”很反感。
(3)欧盟在伊拉克问题上反对美国还涉及到现实
问题,如欧盟与伊拉克原有的商贸关系、战后伊拉克
重建的利益分配问题。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1)“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
,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 世界,其他
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2)欧共体:“ ”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
供了历史性机遇。1992年,欧共体各国签署《
》,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
立欧洲 及 联盟。 年,欧盟正式成
立。随着欧盟实力的不断增强,欧盟的 地位也
不断提高。超级大国单极冷战欧洲联盟条约政治经济货币1993国际(3)日本: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
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
席位。
(4)俄罗斯:取代 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
与 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
转,国际地位大有改善。
(5)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
立 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 ,维
护世界和平。政治大国常任理事国苏联美国公正合理霸权主义问题思考
6.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多极化)
为什么还尚未形成?
提示 (1)多极化格局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形
势下各强国力量消长的基础上形成的,各强国力量
对比的根本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2)各强国较量磨合和分化组合,并形成“均
势”需要较长时间。
(3)决定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
以经济为基础和核心的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需要较
长时间。2.特点
(1)“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世界格局的 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
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一超多强多极化多极化问题思考
7.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我们应怎样去应对?
提示 (1)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和
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此提高中国的国际地
位。
(2)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
的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3)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
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
怖主义,维护世界公正。知识网络合作探究
【探究1】 苏联解体的影响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这一事
件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思路点拨 苏联解体前是两极中的一极,是世界
上建立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东欧各国的盟主,
与美国、西欧尖锐对立。苏联解体必然对与之相关
的各种力量造成重大影响。要点提示 (1)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
了巨大变化。在苏联解体前,欧洲处于两极对峙状
态,苏联持进攻态势,西欧面临苏联的强大压力;
苏联解体后,情况发生了逆转,俄罗斯居防守态
势,北约东扩使俄罗斯面临巨大压力。
(2)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
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成为独立
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3)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
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四分五裂。(4)苏联的解体对社会主义事业是一次沉重打击,
使得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空前的曲折和困难。但这并
不意味着这一伟大运动的终结。苏联解体只是一种
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在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
于低潮时,仍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保持着旺盛的生
机和活力。人们正从苏联的兴亡中借鉴经验和教
训,进而为社会主义运动的顺利发展寻找更为正确
的道路。【探究2】 多极化趋势下的中国
“多极化”是指在世界上存在多个对世界政治经济
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各国普遍认为,中国应
该是多极中的一极。其理由主要有哪些呢?
思路点拨 一个国家国际上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国
力决定的。认识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占据的地位,
应围绕综合国力的几个构成方面进行分析。
要点提示 (1)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
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
力量的国家。
(2)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
中唯一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
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
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
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4)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
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
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
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俄总统普京曾经说过:“谁不对苏联解体感到惋
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过去的苏联,谁就没
有头脑。”又说过“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
灾难”。那么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
A.长期以来体制上、政策上的弊端和错误的积累
B.民族矛盾尖锐
C.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路线和政策
D.西方敌对势力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A2.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
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最前头的人是 (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解析 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是苏联的解体,而苏联
的解体就是葬送于戈尔巴乔夫之手。图一 图二C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美国发动
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表明 (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是由恐怖主义领导的国家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积极推动政治经济全球化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出美国干涉别国内政,说明美
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4.以下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日本大阪世界 不结盟运动徽章 俄罗斯国旗
博览会
A.世界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C.经济全球化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解析 图片信息反映的分别是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
国、不结盟运动兴起、苏联解体的史实,这些史实
说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D
5.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
B.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C.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独霸世界
解析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
势,所谓趋势是指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并未形
成多极格局,因为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新旧格局的
交替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新的格局不可能很快
建立。A6.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
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 ( )
①由单一的经济部门扩大到各经济领域 ②由经济
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 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
化 ④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欧共体发展特点的理解能
力。欧洲煤钢联营是某一经济部门的联合;欧共体
主要是经济体;而欧洲联盟则是经济政治的联盟。
据此可以作出判断。A能力提升
7.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
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
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
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
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
的方向发展。”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邓小平谈话的国际大背景
B.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必然的,是件好事情
C.社会主义运动受到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
D.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向更加健
康的方向发展解析 邓小平的这段话说明社会主义制度遭受挫折是
难以避免的,不是说苏东剧变是好事情。
答案 B
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
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
组织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
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
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B.群雄并起
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解析 当今国际格局正处在新旧交替之际,旧的两
极格局瓦解了,新的多极格局还没有形成,目前正
处在“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阶段,材料本
身包含了这个信息。C9.美俄(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
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
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
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
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1)结合所学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
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
材料二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
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2)柏林墙被拆毁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材料三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
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
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
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
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
仍然是惟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
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
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
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
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
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
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
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
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3)据材料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
原因。
答案 (1)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
和经互会;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争霸策
略。亚洲“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德国趋于统一;东欧发生剧变;东西方对峙(或
“冷战”、两极格局等)趋于瓦解。
(3)俄罗斯的实力;欧盟的活动;亚洲(中国、韩国和
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日前在此间表示,当今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一国指挥世界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当世界的两极体系不复存在时,人类应当走向一个以几个中心为依托的多极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有一个大国企图指挥世界,这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二 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里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现已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危险。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当地的恐怖主义和分离主义者得到外部的支持。
——材料一、二均摘自新华社索菲亚
2004年4月24 日电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
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
不仅是作为欧亚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
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苏联的失
败和崩溃是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
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的大国进程中的最后
一步。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
了下面漫画: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
向”,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回答世界的两极体系
是怎样形成的?
(2)概括材料二中所说的“世界面临新的威胁”。
(3)材料三提到“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
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结构性的变化有哪些?
(4)指出材料四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请简
要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答案 (1)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企图称霸世界)二战后
形成美、苏两大势力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
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
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
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
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采取一
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联合东欧国家于1955年成立
“华约”。
(2)威胁: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俄罗斯取
代了苏联的地位;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
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建立;以中国
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日本也主动参入国际事务,加快谋求大
国的政治地位的步伐;整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
展。
(4)现象: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而发动了伊拉克战
争。
原因:美国攻打伊拉克违背联合国的宗旨;美国仍
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实行单边霸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