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9课 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前的北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1978年10月24日,邓小平乘敞篷汽车参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车体车间和装配车间。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乘新干线“光-81号”超特快列车赴京都访问。“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活动一: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邓小平1979年2月2日在休斯敦参观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时,体验模拟航天飞行。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1979年1月底至2月初,邓小平出访美国。一: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根据材料,判断中国是否要进行对外开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活动一: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阅读教材及P44地图:说一说,1980年我国兴办了哪些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一: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阅读课本P45“知识拓展”,了解“特区”一词的由来,探究: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
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
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一: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开放前的厦门现在的厦门二、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2018年的深圳小渔村二、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大都市深圳——一夜崛起之城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二、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文选》 结合课本P45“课后活动”,思考: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二、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1984年邓小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思考:
1984年我国又进一步开放了哪些沿海城市?二、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①1985年以后我国又开放了哪些经济开放区?
②1988年增设哪一经济特区?
③1990年中央宣布在哪里建立开发区?海南岛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二、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二: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浦东位于黄浦江以东,浦东虽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浦东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二: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经济
特区沿海开
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省会 城市、
自治区首府沿江和沿边开放城市 内 地
阅读教材P44,说一说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如何进一步扩大?二: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开放过程分布上开放范围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点线面东部沿海中西部内地 内 地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二: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逐步开放逐步深入让我们一起回顾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看看能够得到什么启示?1996年,中国发起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前提不同:
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
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
后果不同:
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开放一样吗?为什么?(提示:从前提、目的、后果三个角度思考)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有‘请进来’是不够的,还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
请进来:
引进外国资金、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走出去:
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劳务出口;三:大步的前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推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一1.时间:2001年12月2.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等。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沿海到沿江到内地1980年1984年90年代2001年小结开放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内地开放沿海城市开放沿海城市开放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内地沿海到沿江到内地1、这座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1、对外开放的窗口
2、 一夜崛起之城
3、经济特区的代表D练一练 2、 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练一练C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80
B.1840
C.1992
D.2001 练一练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