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4 21:5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1、唐朝皇帝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并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__________)
2、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称作__________
3、7世纪时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___________
4、文成公主入藏是在________(皇帝)时,她嫁给了___________
5、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历史意义?
吐蕃松赞干布唐太宗密切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唐太宗松赞干布温故知新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艘按1:1比例复原的“遣唐使船”日方专门为这艘“遣唐使船”举行古老而盛大的拜神仪式1.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
3.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重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难点:玄奘西行;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日本悉尼美国英国图中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遣唐使方 式:影 响:目 的:时 间:日本派使节到中国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唐朝时期 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 ,日本正式遣唐使来中国的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使团规模庞大,每次最少二百人,最多五六百人。目标导学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
中国文字安 以 宇 衣 於 加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日本文字ぁ ぃ ぅ ぇ ぉ 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日本从公元8世纪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学僧空海,在参照中国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自己的文字。学习文化空海 空海纪念碑空海石像空海——日本文字(平假名)  陕西西安市城东南。日本空海(号弘法大师),在此寺拜密宗大师惠果为师,学习密宗真谛;后回日本创立真言宗,成为开创“东密”的祖师。青龙寺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青龙寺 服 饰社会生活鉴真东渡影 响:经 过:时 间:2.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六次东渡,754年终达日本唐玄宗时期鉴真坐像鉴真东渡对日本的有怎样的影响?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鉴真六次东渡概况鉴真造舟备粮准备首次东渡鉴真东渡遇大风浪舟破鉴真准备第六次东渡
  江苏苏州张家港黄泗浦,为鉴真东渡日本的出发地,现建有鉴真东渡纪念馆和纪念碑。该诗为郭沫若为纪念碑所题。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为日本著名古寺,于770年竣工。由鉴真及其弟子设计、建造、完成。整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影响。寺中主殿金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wǔ]殿顶,八根廊柱并列在台基上。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想一想,鉴真六次东渡,不远万里传播文化,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启示: 1、鉴真具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2、他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交流, 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学习。
目标导学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目标导学三:玄奘西行玄奘西行经 过:时 间:影 响:经过4年跋涉到达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件唐太宗时期《大唐西域记》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大唐西域记》共12卷,玄奘口述,其弟子辩机撰文。书中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138个地区和国家的见闻与概况,成为研究中亚和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  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fàn]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回长安图》生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  玄奘圆寂后先葬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后迁葬在陕西省长安县少陵原南原畔,并修寺建塔以作纪念。唐肃宗题塔额“兴教”二字,故名兴教寺。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图 学习了鉴真和玄奘的故事,我们应学习他们怎样的精神?精神:勤奋刻苦、持之以恒、不图名利、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职贡图》(局部)请你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 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合作探究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哪些?1、国家安定统一?、政治制度先进;
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4、对外交通发达;
5、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基础条件以史为鉴: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6次东渡,754年抵达日本时间:唐玄宗时期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时间:唐太宗时期经过:到达天竺,带回佛经影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时间:唐朝时方式:日本派使节到中国目的: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影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唐朝兼容并蓄泽被东西,全面开放,文化更加辉煌。1.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主要是因为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以开明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2.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其目的是
A.为了改变中华血统
B.促进经济发展,巩固统治
C.避免外国人对中国的仇恨
D.显示大国天朝的风范AB3.唐朝时期,中国与古印度交往密切,其中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往纽带是
A.互派使节 B.佛教
C.交换土特产 D.科技交流
4.隋唐时,中国与周边各国往来的主要方式
A.民间商贸交往   B.互通使臣   
C.以宗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5.下列唐朝政府对外商来中国采取的政策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鼓励贸易 B.不允许长期在中国居住
C.可以在中国做官 D.可以和中国人通婚
BBB6.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右图为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展现的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7.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AD8.日本的唐招提寺在每年的6月5日,即鉴真忌辰的前一天举办纪念法事。而只有在这一天,平日难得一见的国宝“鉴真和尚坐像”才会和公众见面。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  )
A.隋朝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宋元时期
9.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10.今天的印度半岛在唐朝时被称为(  )
A.波斯 B.大食
C.大秦 D.天竺CDD11.(2016·湘西州)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
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张骞
12.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1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谈在G20峰会闭幕后的5日晚举行。习近平强调,双方应该排除干扰,推动中日关系早日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中日交往可谓是历史悠久,早在唐朝,中日交往便十分活跃。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与日本相互学习,中国也向日本派遣留学僧
B.遣唐使包括使节、留学僧和留学生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学习了唐朝的先进文化
BBA14.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5.下列各项中,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点(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是去国外求真经 ③都有顽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历经艰难险阻后都回到祖国 ⑤都是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
A.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CB16.在这本书之前,印度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到了近现代,印度一些重要的历史遗迹如王舍城、那烂陀寺等都是根据这本书的记载而发掘的。这本书最有可能是(  )
A.《西游记》 B.《马可·波罗行纪》
C.《大唐西域记》 D.《史记》
17.唐朝时,我国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  )
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②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CA18.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①唐蕃和亲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A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1)唐朝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政策开放,对外交通发达。 (2)材料二中的人物塑像是谁?“盲目航东海”指的是什么事件?“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2)鉴真。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坚持东渡日本。表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注意吸纳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为己所用。(3)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20.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是唐朝与哪个国家友好交往的杰出使者?有什么突出的历史贡献?(1)玄奘。天竺。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著有《大唐西域记》。 (2)图二这尊坐像中的人物是唐朝时期的哪位高僧?他为什么至今一直受到日本人的尊敬?
?
?
?
(3)上述图片中的这两个人有哪些共同之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什么启示?(2)鉴真。他东渡日本后,传播佛教及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共同之处:他们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经艰辛,具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启示: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只有经得起挫折和磨炼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