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30张ppt+4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30张ppt+4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4 22:00:14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三个和尚没水喝给我们什么启示?新中国建设史上有过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时期吗?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意义:
对内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缺少自主权
积极性不高
集中劳动,吃大锅饭
第一个吃螃蟹者: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内容:
目的:
时地:
方式:
要求:阅读课本P38-39,第一目内容,自学过程中,用荧光笔勾画课本重点知识,注意提示语的标注,如时间、内容、方式、意义等,完成的同学可以同桌核对答案。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分田包
产到户,自负盈亏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一、农村改革惊天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家庭(农户)
承包给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生产、经营
自主权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一、农村改革惊天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等生产资料
所有权
使用权
国家
农户
作物收成
定额
国家集体
剩下部分
农户所有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包产到户,
自负盈亏
上海郊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年终分配时露出了笑脸
1984年国庆35周年的庆典上,人们用这样醒目的标语,表达着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认同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4.1978年
3.1958年
1.1950~1952年
2.1953~1956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改革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取消农业税
实行惠农补贴
实行土地流转政策
一、农村改革惊天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最伟大的功绩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
“大包干”以后农村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农村改革惊天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最伟大的功绩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
“大包干”以后农村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农村改革惊天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国企“松绑”促转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98年6月,潍柴厂区道路两旁堆满了卖不出去的柴油机,职工已半年没有发工资,人心浮动。面对这个曾经辉煌但日渐破落的国有企业,刚上任的厂长谭旭光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国有企业
管得太多,太死
没有生产自主权缺乏活力
吃大锅饭,没有劳动积极性
内容: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中心:
影响:
增强企业活力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二、国企“松绑”促转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所有制形式:
(2)管理方式:
(3)分配方式:
二、国企“松绑”促转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成立于1946年的老国企潍柴现如今已成长为一家拥有汽车业务、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智能物流、豪华游艇和金融服务六大业务平台,分子公司遍及全球的国际化集团。2017年潍柴收入突破2200亿元,成为中国机械制造业龙头的国有企业。
三、深化改革铸辉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
3.这一体制有什么特点?
加快推进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化改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三、深化改革铸辉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时代
物资匮乏,凭票供应
市场经济时代
优胜略汰,改革创新

一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意义:
40年前,荒芜的深圳
改革号之旅———深圳站
改革经济体制
农村
城市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乡镇企业发展
影响
党的历史上两次转折性会议
1
建国前:遵义会议
2
建国后: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两次发展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会议
1
.中共八大
2
.十一届三中全会
2、
年,党的
提出
以后,
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经济体制改革
调动
,促进

步骤:

农民首先实行
,自负盈亏。
农民有了
,生产积极性

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

措施: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
农业生产得到
,农村开始

随着农业生产向
发展,
也迅速发展起来,
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城市:
重点是
.
1、从
年起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为主体的
共同发展;
对国有企业实行
,逐步扩大企业

,实行

实行
的制度。
主要内容
目的:
大发展
富裕起来
国有企业改革
1985
1992
十四大
安徽凤阳小岗村
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2、实行这些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1、建国以来中共在农村实行过哪些政策?
1)1950年,进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提高生产力;
3)1958年,发动“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调动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
其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是:
【1)2)4)】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的先后顺序)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农业生产
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实行对内改革,我国在农村是实行(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经营经营责任制
C.个体经营私有制
D.商品化的市场经济
2.首先突破”左”的农村政策的束缚,实行”包产到户”的是(
)
A.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B.山西昔阳大寨大队
C.江苏江阴市华西村
D.天津静海县大丘庄
3.“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减小企业压力
B.增强企业活力
C.扩大企业规模
D.倡导分配公平
5.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实行自由资本主义政策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请回答:
(1)指出图一粮食产量出现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政策因素。
(2)据图二说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变化:逐年增长;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中心:增强
企业活力
农村
城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国企“松绑”促转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政企职责不分
分配制度大锅饭
经营承包责任制
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企业自主决定生产规模
企业经营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左侧各项中,哪些是改革后的企业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