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外交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中国初期外交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0-28 14: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 新中国外交的国际背景、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及原因
2. 归纳新中国初期的主要外交成就
3. 新旧中国外交的比较,提高分析比较历史事实的能力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积极意义
二. 过程和方法
1.掌握历史学习“三步法”(了解-理解-见解)。
2.粗读、精读,快速浏览,圈点划批,提高历史阅读能力。
3.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
4.通过新旧中国外交的比较,让学生学会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5.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和视野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旧中国外交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显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2.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表明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是中国对世界外交的贡献,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认识互相尊重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不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从中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4.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艺术,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教学难点:
1.“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和评价
2.“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演示:国旗飘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
一、历史学习第一步:“了解”——了解历史事实、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老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提炼要点,先从宏观上对课文有个大致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先浏览子目纲要,再勾划出提示的要点,快速记住几件历史大事。
本部分内容,我们采取模拟新闻发布会方式,让“新闻发言人”阐述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边回答边投影仪演示)学生提问并回答:(参照这些问题按序提问回答)
1、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总原则)是什么?
2、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3、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1949——1955)共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5、 第一个承认新中国政权的是哪个国家?与中国外交关系密切的表现是什么?
6、 和平共处五原则是如何提出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首次提出: 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一步阐释:1954年周恩来访问 、缅甸时,正式提出。 内容: 。
意义:标志 成熟,也是中国对世界外交的贡献。国际上越来越产生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 的基本准则
7、 日内瓦会议中国的地位如何?
8、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
二、历史学习第二步:“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投影仪演示)
“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
问题研究:
1、第一个问题:
设身处地: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出问题:新中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针对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投影提示:)国际环境、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的历史
投影展示“二战后世界形势图”和材料:
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材料二:“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涉,而我国革命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干涉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若无苏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不仅在台湾,还要到大陆来。”——毛泽东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2、第二个问题:
角色互换:如果你是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你会如何阐述“求同存异”的方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同:①共同的经历: ;
②共同的任务: ;
③共同的愿望: 。
异: 。
三、历史学习第三步:“见解”——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问题研究:(投影仪演示)新中国和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投影资料:1、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2、新中国的外交:中国女军事专家姚云竹回答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提问时说:“如果有人一定要把中国当敌人,我们将接受挑战,做一个‘称职’的敌人。”
中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大使沙祖康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对于中国,一寸领土比生命更有价值。”
六十年代初,由于大陆经济困难,台湾觉得有机可乘,积极准备反攻大陆,周总理指示我方代表对美国警告:“如果台湾胆敢反攻大陆,反攻大陆之时,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之日!”
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抽了口烟:“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
2004年3月24日,沙祖康在联合国第60届人权会议上面对美国在大会上抛出的反华提案,沙祖康奋起反击,即兴用英文答辩:“我们想免费买点镜子送给你。”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概括总结。
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 外交政策;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 外交政策。
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 ;
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 ;
捍卫国家主权,提高 ,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课堂小结:(展示本课知识体系)
作业:研究性课题:“新中国外交成就展”——引导学生搜集、查找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资料、图片、邮票,或举行小型展览会、或撰写图文对照的历史小论文。
PAGE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