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七子之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思考: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理论是为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 (1)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两岸实行三通和探亲旅游(3)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4)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提供了法律依据(2) 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2、形成过程:1、问题提出:由来于台湾问题3、“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与意义 “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祖国统一的前提,也是我们的核心目的“两制”,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这是实现“一国”,完成祖国统一的方式方法。含义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思考:“一国两制”理论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但最先成功运用于什么问题解决? 二、“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港、澳回归(一)香港回归
1.近代史:香港问题由来
2.新中国成立后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展拓香港界址专约》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租期为99年。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
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决香港问题时机成熟?香港回归历程:谈判“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听完邓小平的这段严正陈述后,撒切尔夫人精神恍惚,败下阵来。事后,她对英国代表团团长柯利达说,邓小平真是“毫不留情。” 1997 年 7月 1日,中国人民迎来了庄严的一刻香港回归历程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闻一多(1899-1946) 二、“一国两制”的实践(二)澳门回归二、“一国两制”的实践澳门回归:问题的产生及回归历程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胜利回归1.根本原因 —— 国力强大
2.关键因素 —— 一国两制的构想
3.法律依据 —— 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坚定的外交立场及灵活的外交手段
5群众基础 —— 港澳同胞心向祖国, 渴望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1)对港澳:
(2)对大陆:
(3)对世界:
开创新纪元迈出重要一步港澳回归有何历史意义?提供典范(4)对台湾: 启示作用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被侵占的百年国耻谁来说说:历史上的台湾?本是同根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了地分离。台湾问题的由来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将来啊,乡愁是一架长长的桥,
我去那头,你来这头。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统一政策:
1949-1979:武力统一,两岸隔绝
1979-今:和平统一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2)1981年,倡导国共实行第三次合作
(3)一国两制的提出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
隔绝→交流民间交往打破坚冰台湾探亲团登上长城台胞搭乘“同安”号直航厦门台湾彰化师大与山东师大学术交流政治意义的
接触与会谈1992年,九二共识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经济合作
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纲领性文件初步形成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你知道台湾为什么没有统一吗?他们是谁?陈水扁吕秀莲 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1988年李登辉上台后,多次向“一个中国”的原则挑战,严重恶化了两岸关系。特别是坚持“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更成为影响祖国统一的一个极大的变数。
外国势力的干涉: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之所以长期悬而不决,且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则完全是美国介入中国内战、干涉中国内政、插手中国内部事务的结果。日本极右势力的干涉。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李登辉 陈水扁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他们你也认识吗?香港反台独、反公投座谈会反台独、中华儿女盼统一海基会长 辜振甫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1、文化同源: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
2、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3、国际共识:《开罗宣言》、《联合国宪章》
4、一国两制:政策保障及港澳成功范例
5、综合国力:中国国力及国际地位提升
6、人民往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谈谈你对台湾问题前景的看法?两岸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展望中央政府的对台方针: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过程内容祖国统一大业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海峡两岸
关系的发展(理论)(实践)意义祖
国
统
一
大
业本课小结:同步检测
1 “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 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2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指的是
A 两种社会制度 B 两种法律制度
C 两种管理制度 D 两种军事制度BA3. 台湾问题与香港和澳门问题不同,它属于: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历史遗留问题
C、国际争端
D、党派之争A
4,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 )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外国资本不动
C.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5.”几个小时之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我现在是一名堂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DD阅读材料:材料一: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乡愁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所学指出这种“愁”最终的结局。
(2)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结合所学谈谈当前具备了哪些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这种“愁”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