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程标准: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学习有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从而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业”。 —战国
材料二:“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告缗”。 —汉
材料三:“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 ,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 —明
材料四: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 —清
思考:据材料可得知封建社会推行哪几项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
《史记·平准书》曰:“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反映了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无为而治
C.重农抑商 D.民族歧视
概念:是中国历代王朝采取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2、目的:
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其根本目的是( )
A.劝导农民重视农耕,维护传统
B.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C.巩固封建统治
D.限制和打击工商业
(1)直接目的:为了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派
(2)根本目的: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 巩固封建统治。
3、原因:
①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4、表现:
(1)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2)抑商:
①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
②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汉代开始,明清更严重)
③ 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④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⑤北宋以前历代对“市”的严格管理 (时间、空间限制)
(3)抑商的过程:
秦:全面、具体、严密
①统一货币、度量衡
②秦律有关条文的规定
汉:①加重赋税征收;
②盐铁官营制度。
唐:对“市”的严格管理;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5、特点:
①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②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③重征商税。
④禁止对外贸易。
6、影响:
1)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
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2)消极影响(明清后以消极作用为主)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
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
学以致用:
(2007年广州)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参考答案:(1)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2)工商皆本,重农抑商。(3)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的。(4)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的富强之本。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
(1).海禁政策:
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
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
(2).闭关政策:
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2、原因:维护统治
3、影响:
(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封建统治。
(2)消极:但是它扼杀了中外交往的正常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练习:
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考: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常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明朝·范镰
思考:
材料中开袜店的商人和当地居民(合郡男妇)形成了什么关系?材料中哪句话可以说明?这种关系说明了什么社会现象。
雇佣关系
“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三、资本主义萌芽:
1、时间:产生于明代中后期,清朝有了缓慢发展。
2、概况:产生于江南地区的纺织业部门
3、实质:雇佣关系
①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②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
③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4、缓慢发展的原因:
(1)、农民因沉重的封建剥削而贫困,并且被束缚在土地上,导致国内市场狭小,缺乏自由劳动力。(市场、劳动力)
(2)、工场主或商人往往将经营获得的财富投资到土地上,导致手工业发展缺乏资本积累,严重影响其扩大再生产。(资本、技术)
(3)、明清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政策)
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制度)
课堂感悟: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也已加入世贸组织,这要求我们必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在精神上实现现代化,观念意识的解放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关键;必须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勇于学习先进国家的长处,才能于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李
双
利
河 北 滦 县 一 中
2010年6月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