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改革开放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0-28 18:16:00

文档简介

课件60张PPT。春天的乐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 改革开放第一乐章 序曲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第二乐章 改革篇阅读教材P42,回答下面问题
改革前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有什么弊端? 自读求知状况:统一经营、集中劳动、平均主义等弊端: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积极性不高等“最后的人民公社”——后寨人的迷茫。
年终分配了,社员集中到生产队的打谷场(大家都在议论)。
农民刘某说:“去早了算一天的工,晚了也算一天的工。干多干少都一样,人有啥积极性!”.
杜某抱怨说:“给玉米打药,打一桶药是10分工,有人一次就背半桶药,也算10分工”。
王某说:“今年甜瓜虽然有天灾因素,但如果是私人的地,肯定不会这么惨。雨雪天气时,私人的地可以全家不睡觉,守在地里,集体的就不行了,到了没办法才去找人呀,今年和去年分的应该差不多,不知道怎么过年哟”。
朱某说:“甜瓜哪是我们要长的呀!”.
大家一片沉默。情景再现小岗村农民的尝试:成效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积极性提高,农业获得大丰收。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 5.02亿斤 1981年产粮 6.70亿斤1982年产粮 7.15亿斤安徽小岗村包干到户红手印原件,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支持安徽地方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比一比: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下的农业生产有什区别?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上海郊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后,农民在年终分配时露出了笑脸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央的指导下,向全
国推广,对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什么影响? 农业发展、农村富裕、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教材P45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如何?有什么弊端?自读求知 材料二、“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到人。”---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情景再现 材料一、常州一化工企业生产常年需要焦炭这原料,根据安排,该厂生产所需焦炭应到徐州焦化厂进货。一墙之隔的常州焦化厂却有大量的焦炭运往宜兴。厂长无法忍受“舍近求远”之痛,申请创办焦化分厂,因没有计划而终成“泡影”。国有企业改革4)公司制、股份制、承包制二十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纽约海尔大厦课堂小结第三乐章 开放篇阅读教材P43,回答: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怎样层层推进的?读书破卷试办经济特区“一夜崛起之城”---深圳  深圳的“一夜”崛起说明什么?她为什么能“一夜”崛起呢?看谁答得快 经济特区的建立有什么对内地的发展有作用吗?如果有,你能说出一些吗? 经济特区是我国的知识的窗口、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 ---邓小平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第四乐章 成果篇丰盛的菜场欢乐一家现代家居硕果累累新农村鸟 巢川流汽车青藏铁路高速公路三峡大坝浦东夜景“神七”飞天东方明珠央视大厦上海APEC会议维和凯旋六方会谈国防现代化香港回归知识回顾
1、我国改革首先是从()开始的
A、政府机构 B、农村  
C、国有企业  D、事业单位
2、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3、我国形成了()的开放格局
①全方位 ②多层次 ③宽领域 ④局部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根本区别 ? 开埠通商,是被迫的,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今天的对外开放是主动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方针,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比一比深思熟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政策经过了哪几次变化?每一次变化带来了什么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
  1949年~1952年,完成土改 。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和恢复。
1953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走上合作化的道路,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合作化的规模扩大大,公有化程度提高。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活水平下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启示:任何改革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加快发展。谢 谢 指 导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