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色晕丰富的染纸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2、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3、在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4、喜欢染纸的过程,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
2学情分析
“染纸”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美术,由于其艳丽、随意,操作简单,也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形象思维能力和造型能力,对色彩有了直观的感受,能通过自己观察和老师引导制作出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五颜六色、生动可爱的作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折纸和染色的方法,并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
染色时颜色水分的掌控和颜色的相互搭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色晕丰富的染纸
一、引题激情: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扎染的物品吗?
生:没见过。(学生显得很沮丧,但有极大的求知欲。)
师:你们看看老师今天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老师今天围了一条漂亮的围巾。)
师:说说看,哪里漂亮?(图案、颜色)
师:上面的图案就是用扎染的方法做出来的,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看到的围巾,还有裙子、背包、领带等都用到过扎染的方法。(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从身边生活用品入手,引出新课,接近儿童生活,又亲近自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师: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方法——色彩丰富的染纸。
活动2【讲授】色晕丰富的染纸
讲授新知:
板书:色晕丰富的染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用漂亮的色彩创造出了很多美好的物品与画面,课件展示染纸作品。(出示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染纸作品并配乐,通过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和美的享受,极大地调动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它们为什么会有连续的纹样,是用手画的吗?你认为可能是怎样做成的?用的是什么纸?
学生讨论、交流染纸的方法。(针对这些有规律的图案,来猜想它的制作方法。)
师:(打开示范作品让大家看),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染出来。
【设计意图:出示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观察认识:
师: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
师:老师把三角形的每个角分别浸入颜色之中,再用手挤,捏挤的作用是节省颜料,并能染得透,这叫浸染法。用毛笔点上颜色,叫做点染法。在染过色的地方蘸上水,并立即用抹布或报纸吸去多余的颜色,叫冲染法。还有一种和它相反的方法,即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颜色,叫浓破淡法。每张纸注意恰当留空白,留大了不好看,空旷、零散、不易形成美丽图案;不留空白会让人觉得画面看起来不舒服(空白太大可以用毛笔蘸水补点花纹)。染色完成后,我们怎样来揭开呢?
总结揭法:细致小心地揭开,揭开后放在桌子上晾干。
【设计意图:在演示中,突出折叠方法和几种染制方法这一重点,在后面的练习中将突破“留白”这一难点】
(2)尝试理解:
师: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刚才老师是怎样折米字格的?(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
师:对。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田字格、折扇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
学生在小组内思考、探索、创作折法。互相学习各种折法。(如井字格、卷折、对角折、还可以揉纸团、撕花形等。)
【设计意图: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一步调动学生求异创新的主动性。】
在学生染纸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其过程和染法,(同时板书制作过程:折、挤、染、展开。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3)小小创新点子多:
师:我们了解了折叠染纸法,你们想怎样来制作你的作品呢?
【设计意图:色的渗化或扩散常常出现特殊的效果,学生会从中感受到染色创作带来的乐趣。】
师:我想大家心里早己经想好了,对不对呀?
师:那我们就动手开始做吧!同时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此曲有一种古典美,听来给人一种协调和谐的感觉。为学生创设一种幽雅的环境。)
讲授新知:
板书:色晕丰富的染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用漂亮的色彩创造出了很多美好的物品与画面,课件展示染纸作品。(出示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染纸作品并配乐,通过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和美的享受,极大地调动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它们为什么会有连续的纹样,是用手画的吗?你认为可能是怎样做成的?用的是什么纸?
学生讨论、交流染纸的方法。(针对这些有规律的图案,来猜想它的制作方法。)
师:(打开示范作品让大家看),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染出来。
【设计意图:出示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观察认识:
师: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
师:老师把三角形的每个角分别浸入颜色之中,再用手挤,捏挤的作用是节省颜料,并能染得透,这叫浸染法。用毛笔点上颜色,叫做点染法。在染过色的地方蘸上水,并立即用抹布或报纸吸去多余的颜色,叫冲染法。还有一种和它相反的方法,即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颜色,叫浓破淡法。每张纸注意恰当留空白,留大了不好看,空旷、零散、不易形成美丽图案;不留空白会让人觉得画面看起来不舒服(空白太大可以用毛笔蘸水补点花纹)。染色完成后,我们怎样来揭开呢?
总结揭法:细致小心地揭开,揭开后放在桌子上晾干。
【设计意图:在演示中,突出折叠方法和几种染制方法这一重点,在后面的练习中将突破“留白”这一难点】
(2)尝试理解:
师: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刚才老师是怎样折米字格的?(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
师:对。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田字格、折扇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
学生在小组内思考、探索、创作折法。互相学习各种折法。(如井字格、卷折、对角折、还可以揉纸团、撕花形等。)
【设计意图: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一步调动学生求异创新的主动性。】
在学生染纸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其过程和染法,(同时板书制作过程:折、挤、染、展开。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3)小小创新点子多:
师:我们了解了折叠染纸法,你们想怎样来制作你的作品呢?
【设计意图:色的渗化或扩散常常出现特殊的效果,学生会从中感受到染色创作带来的乐趣。】
师:我想大家心里早己经想好了,对不对呀?
师:那我们就动手开始做吧!同时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此曲有一种古典美,听来给人一种协调和谐的感觉。为学生创设一种幽雅的环境。)
活动3【活动】色晕丰富的染纸
小组合作,学生们染纸,教师巡视辅导:
师:染色时一定注意,既不要弄脏画面,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颜色不要弄的哪都是,桌上的纸巾是用来擦手的。还有,不要染到自己和旁边同学的衣服上了。
师:同学们,往这里看。(老师举起一位同学的作品向大家展示),这位同学的作品制作得很不错,继续努力!其他同学也要发挥我们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学生制作老师巡视辅导)
活动4【练习】色晕丰富的染纸
学生作品展示:
分小组到前面展示作业,同学们染的作品很不错,就像江南一带的蓝印花布一样漂亮。我们应该在染的过程中胆大心细,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学生的作品都各具特色,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并对作品进行鼓励性评述。有缺点的作品要指出应该如何改进。
看看这些可爱的小物品漂亮吗?(出示折叠小衣服,漂亮的团花和小伞)
展示完后老师提议同学之间互赠自己的作品,并送上美好的祝福。
课下再创作两件比较复杂的作品吧。
活动5【作业】色晕丰富的染纸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染纸的方法,同学们做得都很不错。课下希望同学们继续探索染纸的奥秘。用它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好吗?(鼓励学生创新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