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最后一次演讲
知 识 积 累
字音字形
卑劣(bēi) 捶打(chuí) 赋予(fù) 挑拨离间(jiàn)
屠杀(tú) 恐怖(bù) 蛮横(mán) 污蔑(miè)
词语释义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看到暴力、血腥的场面而引起的恐惧。
污蔑:歪曲事实,造谣诽傍,败坏他人的名誉。主要有玷污,使某物不再纯洁的意思,而污蔑主要是用话语栽赃陷害的意思。
蛮横:意思是粗暴而不讲理。
赋予:指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旧时指农业税。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屠杀:血腥、野蛮地大批残杀;宰杀。
毒手:用以杀害人的不人道的、狠毒的方法、手段。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内容主旨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重点难点
1.闻一多演讲的背景是什么?
闻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就闻先生一人。闻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闻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闻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
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
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中考对接
一、积累运用
1.闻一多(1899——1964),著名诗人、学者、____________,湖北省浠水县人。
2.(2018·泰安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的字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lüè)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zāo)此毒手?
B.杀死了人,又不敢承(chén)认,还要诬(wū)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
C.(捶击桌子)其实简单,他们这样疯(fēng)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huāng)啊!D.反动派挑拔离间(jiān),卑鄙(bǐ)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令人信服,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B.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以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C.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D.我们办事光明正大,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4.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提升
(2018·邵阳)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在我们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8.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③段从母语环境的重要性及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两个方面,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B.作者坚决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
C.作者善于引用,巧妙分析,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D.作者号召我们要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9.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
三、语言运用
(2018·衡阳)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10.【书法中的“酒”】
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感受:
11.【文学中的“酒”】
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
诗文名句:
故事:
12.【生活中的“酒”】
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四、写作练笔
13.历史的每一次更替,都免不了人心的两难,左右相悖,然而真理却只能偏向一个,在历史长河中,不乏还有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人,查阅资料,写出他们的故事。
参考答案及解析
1.民主战士
2.C
3.C 点拨:“挑拨离间”是贬义词,与语意不符,可改为“好言相劝”。
4.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言辞的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5.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对李公朴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的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6.“母语是教育的起点”或“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
7.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母语”比作“文化母乳”,形象地论述了母语在心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8.B
9.示例: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写一手好字,不但便于与人交流,还体现我们个人的修养和情趣。同时,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血脉。用键盘打字,字体规范、速度快、准确性高。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汉字书写,也要重视键盘打字,把键盘打字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手段。(说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10.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11.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故事:杯酒释兵权 醉打蒋门神
12.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您叫辆的士,好吗?
1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