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行走的动物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用生活中废旧物制作行走动物的练习,培养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动物会走的原理及会走的动物的制作过程
3.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变废为宝,用灵巧的双手在生活中寻找快乐。
2学情分析
本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要求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能制作出会行走的动物,因此材料的收集和制作的原理都很重要。所以课下让学生们做足了准备,材料可以结组准备,原理课前看书,有的做了尝试,所以学生上课兴趣高,也能体会制作的乐趣。
3重点难点
1.如何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
2.如何让自己制作的作品“动”起来。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行走的动物
一、趣味童话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给大家讲一个特别有趣的童话故事,同学们想听吗?
生:想!
学生听童话故事,教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师:看到同学们都这么喜欢动物朋友,我真是太高兴了!
二、突破重点、难点。
师:可爱的动物们怎样才能动起来呢?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看一看小动物动起来是什么样子?
生:想!
教师出示示范作品和多媒体图片展示。
师:老师有许多搞不明白的问题,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这些玩具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是怎样动起来的?抓住了事物的那些特点?运用了什么原理?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动物不同?老师也制作了几个可爱的蛋壳玩具,下面我把玩具发给大家,大家一起研究讨论一下,老师都用了什么方法?老师制作的蛋壳玩具有什么独到之处?
学生仔细观察和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师: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老师的问题解决了。
教师提示学生针对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联想,看看谁的想法多,谁的想法最巧妙,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创作难度。
三、提出制作要求。
四、激发制作愿望。
教师分配童话故事里的角色,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领取动物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生充满创作激情,向老师表达创作愿望。
师:大家看,(指教室干干净净的地面)老师在走进教室的时候,就觉得咱们班教室特别洁净,同学们能保持吗?
生:能!
师:同学们比一比,看谁制作耐心、细致!
师:在制作中要注意什么?大家还记得吗?
生:安全!
师:同学们真棒,赶快动手吧!
五、自主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制作,教师进行巡视,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及时的给学生提出指导意见,并帮助完成作品的学生把作品摆放到展示区。
六、集体赏评。
师:看,这么多会行走的动物,大家赶快讨论一下吧!看看同学们的作品谁的最棒?为什么?
生讨论后回答。
生:我喜欢某某同学的作品,她的作品颜色特别漂亮,而且行走特别灵活,我特别喜欢!
生:我喜欢我制作的大象!我的作品和别人的都不一样,多独特呀!
师:而且制作也很细致,颜色搭配也很协调,大家说对吗?
生:对!
师:提示大家一点,除了特别漂亮的,还有许多特别有趣的呢,谁发现了?
生:某某某同学的特好玩儿!他把牙膏盒做成了鳄鱼,真是又好玩又有创意!
师:某某某同学画的好,你说的也棒!
师:同学们真聪明又细心,小动物们都会走了,大家设计大胆,想象丰富,制作细致。那同学们在这一课都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我知道了用废旧材料可以制作出好玩的玩具,什么东西都不是没用的废品!
师:你真聪明!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和勇于探索的心灵,我们可以变废为宝,既环保又节约,同学们说是不是?
生:是!
生:我知道了有的时候有的颜色不能用在一起,要不然不好看。
师:说得好!大家也都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生:我知道制作手工的时候要小心,我的鸵鸟的腿和脚就掉了,是某某同学给我出主意我才做成的!
师:某某同学真有想法,你也很棒!
七、课后延伸
师: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中的许多废弃物品来制作成一件件小工艺品,比如饮料瓶、旧报纸等等。让我们开动我们聪明的小脑瓜,用双手装点我们的生活吧!
师:下课了,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