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行走的动物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同物品的特质、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进行造型创作体验,培养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懂得了动物行走的原理基础之上,能制作完成行走的动物,体会成功的喜悦。
3、情感 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制作,养成学生耐心细致的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变废为宝、善于寻找生活中的各种美。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美术教材第九课《行走的动物》。讲的是利用我们随处可见的废纸盒、纸片、旧挂历和塑料瓶等,通过贴、剪、折、卷、插等方法做成的立体小动物玩具。而且还能让立体小动物行走,由平面图画变成立体这样能提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制作的材料是一些废弃的物品。能够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孩子们能用敏锐的眼光从欣赏美的视角去发现,培养创新精神和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动物行走的制作原理和制作过程。提高学生从平面到立体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会走动物各部位怎样安排、连接起来。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这节美术课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新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啊?(出示动物简笔画)今天的这些动物朋友请同学们帮忙,它们也希望像动画片中的小动物一样能够自由行走,我相信同学们肯定也想帮助它们。现在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想办法怎样让它们行走起来好吗?板书:行走的动物
活动2【讲授】二、交流与了解
学生讨论:要想制作行走的动物有哪些材料和方法呢?(讨论后指明学生回答用到的各种材料和方法)同学们有这么多方法制作行走的小动物,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只小动物,(出示准备好的小兔子)看看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成的,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制作小兔子的材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品,比如小兔子的头用的是废旧光盘 ,身体是废旧纸盒做成的,能够行走的滑板也是废纸板制作的等。今天我们利用这些平时被废弃的物品来制作行走的动物。
活动3【讲授】三、观察与探究
1、出示多媒体图片(各种奔跑动物图片):学生欣赏。观察这些动物的形体特征和行走方式。每种动物的行走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废旧物品制作的动物行走起来。2、师示范制作、讲解要点:已经有了小兔子,以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出小乌龟,师示范制作小乌龟,提示学生细心观察:(1)制作过程中用到了那些方法和步骤。(2)行走的重要部位比如腿怎样才能行走呢?它的制作原理是什么?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表现好的同学在完成作品后可以和老师 表演龟兔赛跑的故事。3、师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说出刚才老师用到的制作方法(剪、切、粘、贴、插、画、涂等)。制作动物行走的原理(在动物脚下都固定了滑板,只要前后移动滑板,小乌龟就能行走起来)4、表演龟兔赛跑:指名表现好的学生请到台上和老师共同表演新龟兔赛跑的,无论谁输赢老师重新改编故事如乌龟赢则赞乌龟的执着和踏实肯干的精神,小兔子赢得比赛则表扬兔子知错能改的品质。使孩子们能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提高学生的制作热情。
活动4【练习】四、分组与讨论
(一)分组。(二)(出示多媒体制作要求)齐读制作要求:1、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分工合作。2、制作的小动物要有新意,要创新。3、保持教室内卫生,不乱扔废弃纸屑。(三)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利用这些废弃物品制成哪些动物,并能行走。
活动5【练习】五、小组制作、师巡视
讨论完毕,开始制作。音乐播放,师巡回指导。在制作过程中出现制作问题或好的制作方法提示给全体学生,并多鼓励学生敢于发挥、勇于创新。不足之处及时指出。
活动6【活动】六、展示与评价
行走的动物完成后有各组代表把制作完成的作品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能使自己制作的小动物行走起来。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师对每组作品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
活动7【讲授】七、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活动8【讲授】七、小结与延伸
今天这节美术课上,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利用这些废弃物品帮这些小动物实现了能够站立行走的愿望,你们非常棒!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各种立体的工艺品。这些小制作既节省了资源又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一举两得。今天回家后,就利用学习的制作原理制作成你喜欢的 可以行走的动物,还可以把制成的小动物自己编成小故事表演给你的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也会因你们的节能环保和心灵手巧感到高兴的!
活动9【讲授】板书
行走的动物
制作方法:剪、切、粘、插、画、涂等
行走原理: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