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希望高级中学
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三者相同点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是重要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维护了国家的长期统一 D.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历朝所沿用
2.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缚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参知政事
3.雅典领导者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下列表述不符合这句话含义的是 ( )
A.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治 B.雅典重视法律的公正性
C.雅典公民热衷参与政治 D.雅典强大无比最终统一希腊
4.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5.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维护封建经济
C.反对封建统治 D.反对外来侵略
6.五四运动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 ( )
A.它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共同领导革命,而非单独领导革命
D.无产阶级只是革命主力,还没有真正成为革命领导阶级
7.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8.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
A.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B.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C.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⑤“西柏坡精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③④⑤②
10.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很长时期都是“以俄为师”。中国共产党在下列活动中带有自身创新特点的是: ( )
①南昌起义 ②遵义会议
③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建国初的工业化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11.自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12.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 )
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 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经济体制 ④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13.图6中所示经济成分发展的两次高峰均得益于 ( )
A.政府的支持 B.有利的国际环境
C.社会制度的改变 D.“实业救国”的思潮
14.《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需求
15.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这是因为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B.苏俄政府随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改变了这种状况
D.苏维埃政权遭到了一切苏俄人民的反对
16.摘自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的科普作《枪炮、病菌和钢铁》:“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该材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 )
A.病菌在西欧殖民扩张中是第一“杀手”
B.西欧殖民者非常野蛮残暴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高度重视“旧大陆来的病菌”
17.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设”。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 (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8.图中的两人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异的根源是 ( )
伯利克里 秦始皇
A.君主专制与民主法制 B.奴隶制商品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
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19.下列关于14—16世纪的欧洲文学与中国明末清初文学相同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带有反封建色彩 B.追求个性解放
C.经济发展的产物 D.宣传了新兴阶级的思想
20.假如你是某电视剧的编导,要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你应选用 ( )
①毛笔和纸张 ②一叠印刷精美的书籍
③一幅名家的文人画 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
21.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
A.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民主和科学
C.彻底废除旧制度 D.民主和共和
22.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位伟人思想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B.中西结合,大胆创新
C.以追求民主为思想核心 D.对农村土地问题给予了关注
23.战国时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清初黄宗羲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也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上述思想都 ( )
A.主张“贤明”君主政治 B.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
C.带有民主启蒙的色彩 D.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24.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二、材料解析题(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历史上,故宫基本格局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分)
材料二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材料三 美国总统与议会议员均由选举产生。美国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员组成的国会。每州众议员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任期二年。国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宣战权等。
(2)依据对材料三的理解,概括说明材料二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材料三与材料二中两种民主制度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之处?(5分)
材料四 在西方民主制度下,国家大事的通过与否决的方式不一样,决策机构各国也不尽相同,反映了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分)
1840年,英国要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机构(决策者)是
理由是
1914年,德国对英法宣战。决策机构(决策者)是
理由是
材料五 据《华商报》消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
(4)材料五中“史上最牛公章”“牛”在何处? (3分)
26.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4:15革命文艺5:30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6:0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6:20革命文艺6:30新闻和报纸摘要8:00体育节目8:15革命文艺8:30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国际时事11:30人民解放军节目12:00对工人广播12:30新闻13:00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15:4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16:00红小兵节目16:20红小兵节目
材料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周一至五逢整点安排1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安排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 周六、日
0:30午夜剧2:30夜读心灵4:30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5:30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7:20早知天下8:00体育直播间8:20做客中央台 8:40财经在线11:10法治中国12:35体彩时间12:40中国质量报道19:20城乡纪实20:30天天福彩22:30神州夜航(整点新闻) 0:10生活资讯4:30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5:00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8:35流行经典9:30娱乐周报20:0天天福彩20:5体育沙龙
请回答: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10分)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10分)
27.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和有效学习方式。
某同学在他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采用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两个观点作为“立论”:第一,“在‘五四’以前,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思想)文化的斗争。”第二,“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请回答:(15分)
(1)请为该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2)该同学在论证第一个观点时,应选择哪些典型的论据进行论证 (3分)
(3)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思想,五四运动前后,它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 (4分)
(4) 在思考第二个观点时,该同学引用了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的一则材料:“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请回答:他引用这则材料将论证什么问题?由此20世纪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两次理论飞跃是什么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D C D A B C C C A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D C C C B D D A C A C
25.(1)皇权专制;等级森严;中央集权。(3分)
(2)法制基础之上的选举制、任期制、集体领导的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3分,任答三点即可)材料二表现形式是直接民主;材料三表现形式是间接民主(代议制)。(2分)
(3)议会。理由:议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力中枢;皇帝。理由: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元首是皇帝,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但皇帝有权任命首相。(6分)
(4)体现创新性:将公章一分为五,暗含分权制衡原则;尊重民意,体现公平,使权力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3分)
26.(1) 材料一:文革时期。(1分)依据:节目表中出现红小兵、红卫兵:节目的意识形态色彩非常浓烈,反映了极左思想泛滥。(4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1分)依据:出现关于彩票的节目;宣传法治;节目名称更加人性化。(4分)
(2) 材料一:①特点:节目呆板、枯燥、单调;强调意识形态、革命性。(4分)
②原因:受“文革”极左思潮影响。(1分)
材料二:①特点:节目丰富多彩;关注民生,关注时政;注重时尚。(4分)
②原因:改革开放后文化多元。(1分)
27.(1)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或中国民主主义时期的思想方化)(2分)
(2)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3分,回答中国近代三次论战的具体名称亦可)
(3)十月革命的影响;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等(任意答2点,4分)
(4)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或: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1分)。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或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1分)和邓小平理论(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