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第一节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课件21张PPT+设计+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第一节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课件21张PPT+设计+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4-15 08:00:23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根据资料,分析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西北地区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的主要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区;
3、运用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图和景观图,分析比较西北地区东西方向上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4、了解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发展变化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图表资料,分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危害,以及荒漠化治理的成就和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1、干旱的自然环境和区域内部的差异;
2、草原与牧场的分布及主要优良畜种;
3、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教学难点:
1、西北地区东西差异;
2、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一组西北地区景观图片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1、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西北地区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的主要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区;
3、运用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图和景观图,分析比较西北地区东西方向上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4、了解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发展变化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分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危害,以及荒漠化治理的成就和成功经验。
三、学生阅读文本,完成学习目标中的任务。
四、师生共同探究:
1、读图8-1-1西北地区地形图,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1)在地形图上找出:大兴安岭、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阴山山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塔克拉玛干沙漠。
(2)地形特点:
以高原、盆地为主。
(3)河流:找出黄河、塔里木河,说出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4)找出西北地区主要省级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
(5)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大兴安岭以西,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主要包括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的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30%。
2、干旱的自然环境:
(1)请学生说出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2)请学生说出气候特点:冬冷夏热,少雨。
(3)读图8-1-2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说出降水量的东西差异:
由东部400毫米左右向西减少到不足50毫米。
(4)请学生归纳西北地区干旱形成的原因:
距海遥远,加上山岭阻挡,海洋上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5)读图8-1-2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说出自然景观分布的东西差异:
自东向西依次是: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阅读“河西走廊与河套平原、银川平原的灌溉农业”,了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状况。
(1)水源:河流水、冰雪融水、地下水
(2)河西走廊: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高山山麓地带的冲积平原上,土质较好,有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
(3)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宁夏平原):地处黄河沿岸,引黄河水灌溉。银川平原有“塞上江南”美称,河套平原有“塞上米粮川”美称。
4、草原与牧场:
(1)说出草原类型: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草原。
(2)找出两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3)代表畜种:
新疆:细毛羊。
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阿拉善骆驼。
宁夏:滩羊。
(4)畜牧业生产方式与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读“牧民的新生活”。
畜牧业生产方式:手工钐镰打草到割草机打草。
牧民生活方式:游牧生活到定居生活。
5、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1)说出土地退化形式: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等。
(2)说出土地荒漠化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樵采、垦荒。
(3)说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导致沙漠面积扩大,埋没村庄、道路和良田;影响到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
(4)说出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等。
(5)阅读“从治沙奇迹到旅游胜地”,学生说说沙坡头治沙成效。
五、课堂小结。
六、巩固练习:见课件。
七、作业:
1、完成本节填充图册作业。
2、完成本节基础训练作业。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根据资料,分析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西北地区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的主要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区;
3.运用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图和景观图,分析比较西北地区东西方向上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4.了解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发展变化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图表资料,分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危害,以及荒漠化治理的成就和成功经验。
导入
干旱的自然环境
读图,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1.找出大兴安岭、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阴山山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塔克拉玛干沙漠。
2.找出黄河、塔里木河。
3.找出西北地区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较少。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本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形成干旱原因:
西北地区距海较远,东西距离超过3000千米,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过一半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有的甚至在50 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西部
东部
自然景观分布差异
荒漠
温带草原
荒漠草原
降水量自东往西
逐渐减少
森林草原
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水源: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
水源:引黄灌溉
西北地区的农业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塞上米粮川-河套平原
草原与牧场
优良畜种:
新疆细毛羊

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和阿拉善骆驼




宁夏滩羊
牧区畜牧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新变化
畜牧业生产方式:手工钐镰打草到割草机打草。
牧民生活方式:游牧生活到定居生活。
土地退化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等形式
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过度放牧、樵采和垦荒等。
想一想:荒漠化会导致什么后果?
1.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
2.草原退化,荒漠化,沙漠面积扩大。
3.影响其他地区生态环境:沙尘暴入侵。
如何有效治理西北地区荒漠化?
1.建设了“三北防护林体系”。
2.加强对天然林保护。
3.实施退耕还林(草)
4.防沙治沙。
宁夏沙坡头治沙
西



干旱的自然环境
草原和
牧场
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温带大陆性气候
有优良畜种
荒漠化的原因
荒漠化的治理
位置、气候和景观
以草原畜牧业为主
干旱的自然特征
第一节 区域特征
1.晓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至乌鲁木齐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森林、草原
B
巩固练习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山东丘陵地区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D
《区域特征(西北地区)》同步训练(含答案)

1.读“我国西北地区及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2)图中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西气东输工程是将A地区丰富的 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
(4)A地区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 。
(5)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
(6)本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荒漠化严重
C.大气污染严重 D.水污染严重

2.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位于山脉A__________以西,东临__________地区。
(2)B是__________山脉,是_________走向,它的南、北两侧分别是__________盆地和__________盆地,该区域地形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__________高原,它主要位于__________省(自治区),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主要的牧场之一。






参考答案
1.(1)干旱(2)降水减少(3)天然气
(4)高山冰雪融水(5)光照强,昼夜温差大(6)B
2.(1)大兴安岭? 北方 (2)天山? 东西? 塔里木? 准噶尔? 三山夹两盆(3)内蒙古? 内蒙古? 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