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镇中学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教学案(课时: 2 )
日期: 年 月 日 第 九 周星期 设计:李云 审核:
课 题:第六单元总结归纳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教 学 程 序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t 方法与措施
一、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1)辽的建立: 年,契丹首领 建立契丹国,定都 1、建立 (2)北宋的建立: 年, 建立北宋,定都 (3)西夏建立: 年,党项族首领 称帝,国号 ,建都 (4)金的建立: 年, 称帝,建立金国,定都 (1)澶渊之盟: 年,辽军大举攻宋,打到澶渊,宰相寇准力劝 亲征。2、关系 年初,达成和议,双方约定各守边界。 (2)宋夏和战: 年,宋夏订立和议,以后几十年间,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 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3)宋金和议: 年,双方以东自 中流、西至 为界,宋向金称 臣。每年向金贡送银 万两,绢 万两。 形成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二、经济中心南移1、 时期,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2、 以来,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3、 时期,经济重心已从 流域转移到 流域。4、 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于 以南地区。5、 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 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三、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1)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 ,还出现了 。1、农业 (2)原产越南的 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 (3)南方已普遍种植 ,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 流域。 (1)丝织业:宋代丝织业在民间出现了经营专业户, 、 、 的官营织锦院各有工匠几千人。 (2)棉纺织业:在南方逐渐普及。2、手工业 (3)陶瓷业: 成为著名瓷都。 (4)采矿业:采煤技术领先世界,许多地方煤已大量用于 。 (5)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装有 。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t 方法与措施
(1)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商业 (2)北宋都城 ,南宋都城 ,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3)海外贸易兴盛, 、 、 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1)宋代城市中有专门的娱乐场所 。4、社会生活 (2) 身份相对自由,农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3) 、 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四、元朝大统一1、统一 (1) 年,蒙古大汗 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 。 (2) 年,元军攻占 ,南宋灭亡。 (3) 年,元军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 (1)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 。2、措施 (2)在中央设 管辖吐蕃, 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3)元朝还设置 ,管辖澎湖和琉球。 农业 (1)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 (2)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3)作用: 3、经济发展 手工业 (1)元朝时, 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要家庭副业。 (2)松江农家妇女 对棉纺织业的进步作了重大贡献 (3) 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的中心。 商业 (1) 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2) 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3) 称赞泉州和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是并列世界第一的港五、灿烂的宋元文化1、三大发明 (1)印刷术:北宋 发明 ,比欧洲早400多年。 (2)指南针: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 事业。 时,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 (3)火药:宋元时火药武器广泛运用于 。2、史学:北宋司马光主编 ,这是一部 。3、宋词 (1)北宋:苏轼,豪放派, 。 (2)两宋之交:女词人 , 。 (3)南宋: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 。5、绘画 (1)北宋张择端的 。 (2)元代最著名的画家 ,当时人称他的画属于 。
集体备课讨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