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文档属性

名称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03 09: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历史必修1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单元第3课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4、教学重点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5、教学难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二>、内容分析: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三>、学情分析: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 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设计理念:
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20分钟> 布置学生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些特点。 学生自己先预习一遍教科书,再从网络、课外读物中搜集一些关于古代中国君主与宰相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科举考试等内容的资料,基本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进一步布置学生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些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问题导入 <2分钟> 秦统一以后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那么秦亡以后这些政治制度随之消亡了没有呢,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直接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内容。
学习新课 <4o分钟> 一、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推恩令 2、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北宋分割限制地方权力 4、元朝的行省制度 学生讨论 1、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 2、根据君权相权演变的史实,分析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3、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什么特点 1、老师注重补充材料,让学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口与动脑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 2、采取列表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的内外朝制度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3、北宋分割相权 4、元设中书省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1、察举制 2、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
本课小结 <3分钟> 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其中交叠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
四、教学反思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学生容易弄混淆,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让学生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