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5 10:4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我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严峻的外交形势:(美国等西方国家)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威胁。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严峻的外交形势:(美国等西方国家)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威胁。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打破了孤立,巩固了政权,创造了和平的环境,有利于恢复经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我国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①?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②?指导中国处理外交关系,促进国际局势的稳定和健康发展???③?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影响: 周恩来出席亚非会议到达万隆机场3、参加万隆会议:(1)召开: 年, 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尼 召开的亚非会议(2)特点: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性质)(3)结果: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同异历史遭遇相同:
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面临问题相同:
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周恩来提出了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万隆会议7天,留给历史这样一组数据:168小时中,总理合计睡眠只有13小时,共参加了16次会议,进行了10次会谈,举办了15次招待宴会评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2015年) 新形势下,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
——习近平1976年,周总理逝世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03个,但却有130个国家的党、政领导人发来唁电、唁函;几乎所有重要国家的报纸、电台都在第一时间播报了这一消息;更值得世人瞩目的是,联合国《旗典》中规定的哀悼领导人的降半旗仪式,第一次应用于一位现职去世的国家领导人,甚至突破了《旗典》中关于降半旗最多两天的规定,一个星期时间联合国总部上空没有升起任何一个会员国的国旗……显然,对周恩来的认可超越了政见、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意识形态……早已不仅仅是"外交家"三个字所能够承载的。我们无法一一细数周恩来为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但在老一代人心中,他是集聚了这个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的化身,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好总理,从他的身上,人们知道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人民公仆"在他离开我们的时候,他已经为这个国家和他的人民奉献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以至于他的体重只 剩下35 公斤. 睿智优雅、风度翩翩的周恩来总理成为万隆会议的明星。请讲述搜集到的关于周总理外交生涯的故事。
1.马路: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2.派克钢笔: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3.厕所。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你们中国人口众多,你知道你们中国有多少个厕所吗?”这是一个非常刁难的问题,总理是管理国家大事的,怎么可能去调查全国有多少个厕所呢?大家都在瞪大眼睛等着周总理的回答。
周总理不假思索:“两个。”
这位西方记者有点纳闷:“你们中国人口周密,只有两个厕所怎么行呢?”
周总理说:“我们中国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所以我们的厕所只需要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就已经足够了。”周总理就是这样轻描淡写把这西方记者打发了。 4.手帕。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垃圾箱。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课堂小结明确一项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一个原则 ——牢记一位伟人 ——知道两次会议 ——领悟一种精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万隆精神了解一个方针 ——“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