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5 11:4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
时期各学派代表本阶层的利
益,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诘难,批驳而形成的思想碰撞。
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呢?
王室衰微
群雄争霸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造就一大批文士。
孔子讲学图
古代私塾(浮雕)
各个学派并存
学术氛围浓厚
思想自由
稷下学宫论战想象图
道、儒、法、墨四派各自从自身立场出发,提出了哪些治国思想?
老子
一、思想的曙光—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
政治:“无为而治”
思想主张
做人:顺其自然,与世无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世间万物都有自然规律。
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一、思想的曙光—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
孔子
马棚失火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通过“马棚失火” 的小故事,你能说一说
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苛政猛于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教育贡献
孔子部分弟子家庭情况
学生 孟懿子 南宫敬叔 端木赐 颜回 冉雍
家庭情况 鲁国贵族 鲁国贵族 富商 “居陋巷” “贱人之子”
——根据《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整理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一、思想的曙光—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为政》
提出教学原则和学习方法
阅读课本P40-41页,填写以下表格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荀子
战国
墨子
庄子
韩非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提倡节俭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孟子
二、思想的碰撞——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关于治理国家
墨子(墨家)——
孟子(儒家)——
庄子(道家)——
韩非(法家)——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法家!
倡导“兼爱”“非攻”
倡导“仁政”
主张法治,建立君主
专制的中央集权。
倡导“无为而治”

“我觉得对别人就像对自己一样,要尽量地帮助别人,我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
他是……?

他是……?
“作为统治者,应该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啊!”
孟子,儒家学派。
他是……?
庄子,道家学派。

“哼,用‘爱’是不行的,我觉得就应该用严酷的刑罚来治理国家。”
韩非子,法家的代表人。
他是……?
null
百家争鸣
墨子
墨家
道家
法家
儒家
孟子
庄子
“兼爱”“非攻”
“反对不义之战”,“仁政”
顺应自然和民心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兵家
孙武
韩非






代表人物
学派
思想主张
null
“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畅想天地
  班自习不少同学喜欢讲小话,如果以下的三家代表人物是你的班主任,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儒家
韩非子
庄子
孟子
道家
法家
取法古人,建设良好校风
怎样的治国之道才能使我国更强盛呢?
如果你是国家的统治者,
你会采纳哪个学派的观点?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