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10月月考理科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10月月考理科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04 22: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厦门理工学院附属中学2010年10月高二理科历史月考试卷(Ⅰ)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道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兵家思想
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B.各国竞相改革需要理论的指导
C.一批士人冲破礼法的束缚,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尚未确立 3.蔡元培称道孟子 “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以下名言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主张的思想家属于哪一学派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下列学派的理论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起到重大作用的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董仲舒上书汉武帝:“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他提出的主张是
A.焚书坑儒 B.独尊儒术 C.提倡理学 D.百家争鸣
7.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A.汉武帝时候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健全 B.太学的建立
C.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D.汉武帝“举贤良对策”的实施
8.宋明时期理学出现并走向成熟。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孔子 B.朱熹 C.陆九渊 D.李贽
9.下列思想家对朱熹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
A.周敦颐 B.邵雍 C.张载 D.程颢和程颐
10.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
A.儒家“民贵君轻”思想的影响 B.抗漕斗争的高涨
C.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人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1.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哪位思想家( )。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12.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其中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的思想家是( )
A.李资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3.王夫之说: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意义在于( )。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私有制 C.倡导民主自由 D.反对中央集权
14.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指 ①李贽 ②黄宗羲 ③顾炎武 ④王夫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
16.四大发明中,大大推动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7.下列发明家中,对中国古代造纸术贡献最大的是( )。
A.蔡伦 B.毕升 C.沈括 D.郭守敬
18.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19.以下属于秦始皇统一文字后规定的标准字体是
A B C D
20.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使用的字体是 A.行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21.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A.《诗经》   B.《离骚》    C.《窦娥冤》  D.《儒林外史》
22.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下列历史信息与之相关的是
A.楚辞 《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唐诗 《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宋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元曲 《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3.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24.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包括
①《西游记》②《三国演义》③《聊斋志异》④《水浒传》⑤《儒林外史》⑥《红楼梦》
A. 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25.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奕? B.魏源 C.左宗棠 D.林则徐
26.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的主要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师夷长技以求富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7.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B.倡导民主和科学
C.确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D.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更没有付诸实践
28.清末有人上书皇帝说“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此人最可能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
29.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并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的人物及译著是( )
A.林则徐——《四洲志》 B.魏源——《海国图志》
C.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D.严复——《天演论》
30.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自由平等 B.民主科学 C.物竞天择 D.中体西用
31.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确立民主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32.下列不属于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事件是
A.百家争鸣 B. 洋务运动 C.维新改良运动 D.新文化运动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 )
A.戊戌政变以后 B.十月革命以后 C.五四运动以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34.李大钊比较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篇文章是( )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再论问题与主义》
35.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20世纪初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三民主义中不包括(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36.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指
A.反对满洲贵族压迫 B.反对帝国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平均地权
37.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暴力革命
38.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平均地权 ③耕者有其田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9.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基本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40.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倡导( )
A.反对帝国主义B.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41.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有可能体现在(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井冈山的斗争》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4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理论成果是( )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
43.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伟人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思想
44.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的标志是( )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C.《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45.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 D.十五大的召开
46.1979年1月1日邓小平被选为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年度风云人物,他获得这一殊荣的原因是( )
A.缔造新中国 B.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
C.倡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裕 D.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7.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8.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
A.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六大
C.七大,十四大,十五大 D.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49.下列关于三个代表的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B.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50.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51.有关“双百”方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党领导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 B.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C.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D.提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52. 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53.以下对我国教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扫盲教育是建国初教育的重要内容B.20世纪90年代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D.1979年恢复统一高考的招生制度
54.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表现在
A.开展识字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
C.通过《义务教育法》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5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1民族、种族,应当人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出自于( )。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师法》
56.袁隆平的科技成就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是由于他的成就
A.消除了环境污染 B.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C.迈出了走向太空第一步 D.获得了诺贝尔奖
57.标志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拥有“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58.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文中的“他”是
A. 费俊龙 B. 聂海胜 C. 加加林 D. 杨利伟
59.下列观点是邓小平提出的是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③“科教兴国”战略④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⑤“教育革命“
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60.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有 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⑤籼型杂交水稻育成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厦门理工学院附属中学2010年10月高二理科历史月考试卷(Ⅱ)
班级 姓名 座号 考场 考场座位号 成绩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40分)
61.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某班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大多数同学认为应把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文化形象。
(1)填写儒家思想发展与演变历程简表的相关内容(直接把答案填写在序号的旁边)(9分)
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春秋 ① 仁、礼
战国 孟子 ②
③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汉代 董仲舒 ④
⑤ ⑥ 存天理,灭人欲
明末 ⑦ 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19世纪末 ⑧ 孔子是中国改革的先驱
20世纪初 ⑨ 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2)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借鉴作用,请举一例说明。(1分)
62.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 人物图像 人物速写 人物编号 人物图像 人物速写
① 号“饮冰室主人”,著有《变法通议》一书。 ⑤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②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⑥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③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⑦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④ 《新青年》的创办者。 ⑧ 中国同盟会重要成员,曾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总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⑴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4分)。
⑵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对于向西方学习的的主张。(4分)
⑶简要概括他们向西方学习的历程?(2分)
63.20世纪是中国发生三次历史性巨变的100年,产生了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观察下列三幅图片资料,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图一:在南京就 图二: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 图三: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任临时大总统 全会上
的孙中山
(l)根据图片资料信息,模仿示例,结合所学知识,为其它两幅图撰写一个解说词(应包含时间、事件、影响等)。(2分)
示例:图一: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2)三次历史性巨变指什么事件?(3分)
(3)以这三位伟人为核心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各是什么?后两个理论成果有何重大影响?(5分)
64.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回答相关问题。(10分)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下面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讲学处——杏坛。假设你是孔子的学生,请简述孔子当年讲学的主要内容。(4分)
(2)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上述模拟情景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6分)
3.2009年10月1日,胡锦涛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讲话中说:“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新中国发展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请从以江泽民为例简要说明其理论创新。(1分)
厦门理工学院附属中学2010年10月高二理科历史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C B B B B D D C B A D D B A A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B B D B A D D B D B C C D C B D C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D B B B C C D D C A D D D D B B D D B D
二、非选择题
61.(1)①孔子 ②仁政(或民贵君轻) ③荀子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罢黜百家) ⑤宋代(或南宋)⑥朱熹⑦李贽⑧康有为⑨陈独秀(每空1分,共9分)
(2)可举执政为民、以德治国、关爱生命;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例子加以说明。(1分)
62.(1)分类:维新派:①梁启超⑥康有为;革命派:②孙中山⑧黄兴;抵抗派:③魏源⑤林则徐;激进派:④陈独秀⑦李大钊。(4分)
(2)主张: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4分)
(3)他们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2分)
图1
图2
图3
图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