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13课 辛亥革命一路奔波来柳河,
三校联研把课说;
共同关注新课改,
由来好事需多磨。“好事多磨”这说明了什么?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梦想因政治腐败而英雄气短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努力因制度腐朽而望洋兴叹
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因自身的局限而功败垂成
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因软弱和妥协而饮恨京城辛亥革命的概念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 同盟会等 (6)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这数字说明了什么?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A、时间:
B、地点:
C、成员组成:
D、政治纲领:
E、主要领导人:
F、机关刊物:
G、性质:
H、意义: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05月年8月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1911年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2、革命爆发:
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的高潮
1、中华民国的成立孙中山五色旗南 京中华民国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性质国号国都国旗总统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概 况时间汉满蒙回藏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 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实行责任内阁制2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
性质的民主宪法。性质: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5、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主权在民
否定君主专制自由平等民主三权分立 结合同盟会十六字纲领和约法的内容分析这部宪法的不足之处没有规定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没有具体的反帝纲领
没有规定实现人民权利的具体保障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说:“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到皇帝的伟大意义。”Q:中国的皇帝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什么?据此分析,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为什么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
果实??清政府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军事进攻政治讹诈任命军事威胁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施压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革命党人面临这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革命阵营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总结189419051911、41912、1、11911、10、101912、2、121912、31912、4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颁布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各抒己见有人说:“辛亥革命
成功了!”;也有人
说:“辛亥革命失败
了……”你认为呢?评价是史学的最高层次
评价的方法:判断性质 积极评价 局限性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的成败?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
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
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
到了。
历史功绩:
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专制
建立共和国,人民得权利
共和入民心,复辟难成立
打击代理人,间接来反帝
促进资发展,风俗有进步口诀记忆法风俗的变化
一场革命:辛亥革命
二大任务:直接反清间接反帝
三大目的:推翻清政府
建立共和国
发展资本主义
四个第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临时约 )
中国第一位民选总统( 孙中山 )
五个条件: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行动数字归纳法本课小结试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