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2011学年上初二历史期中水平测试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等人禁烟的主张是因为( )
A.鸦片摧残人的身体 B.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鸦片输入威胁清朝统治 D.整顿吏治的需要
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4.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侵略新疆后被左宗棠打败的中亚封建主是( )
A.戈登 B.华尔 C.瓦德西 D.阿古柏
5.下列允许外国在我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中法新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 )
A.2100万元 B.2亿两 C.4.5亿两 D.9.8亿两
7.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张之洞 C.李鸿章
8.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9.“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 )在临刑前朗诵的一首绝命诗。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10.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1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东京
1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中体西用 D.自强求富
14.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提倡民主B.提倡文学革命C.提倡科学 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1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关于京师大学堂地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B.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C.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D.标志着近代中国西学的发端
17.下列关于《申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容登载了国家政治大事 B.由英国人创办
C.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 D.是戊戌变法的舆论工具
18.“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19.1856年10月,炮轰广州,首先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 )
A.英国 B.英、法 C.法国 D.俄国
2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该名言出自( )
A.嘉庆帝 B.林则徐 C.陈化成 D.葛云飞
二、材料题(24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年,英国挑起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英国武力胁迫下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1856年,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逼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英国占据了九龙半岛。1899年又打着“保卫香港”的幌子,向清政府提出展拓香港界址的要求。
材料二 2001年,深圳市盐田区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场1号界碑旁修建了警世钟亭。 警世钟高1.842米,象征着《南京条约》的签订,重1.55吨,象征着英国侵略和瓜分中国领土一个半世纪,其钟裙下的8个梯形,象征着“中英街”的8块界碑。钟亭用黑色大理石铺就的石壁和台阶上铭刻着《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条款,一道道刻痕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沉痛而屈辱的历史……。在“中英街”博物馆广场1号界碑旁,一座镌刻着“勿忘历史,警钟长鸣”的警示钟沉静地矗立在人们面前。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英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英街”,这条长不过200多米的小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她啸聚百年风云,记录沧桑巨变。
材料三 2004年的“3·18”, 沙头角上空第3次响起18响警示钟声,香港这个曾经流离的孩子回归祖国怀抱已有7个年头。深圳的“3·18”,像沈阳的“9·18”一样,已经成为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成为一个特殊的象征。战士整齐坚定的脚步声震撼所有人的心头;当国旗升起的时候,青山碧海间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旋律。这庄严的仪式,神圣的时刻,让每一个公民看到民族的精神,感受国家的尊严。
材料四 “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警示钟前,来自盐田各学校的中学生们庄严进行成人宣誓。法国思想家卢梭在《政治经济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希望人们有道德吗?让他们从爱国做起。” “中英街3·18警示日”活动,核心是弘扬民族精神。用这种形式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市民、尤其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回答:
(1)“中英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她啸聚百年风云,记录沧桑巨变。”请你写一段关于“中英街” 沧桑巨变的“导游词”。 (8分)
(2)你认为“中英街3·18警示日”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8分)
(3)深圳的“3·18” 警示钟声对深圳人有重要意义。我国把每年的9月份定为“弘扬民族精神”月,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做?(8分)
三、问答题(共2小题,总计36分)
22.列举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时间及名称(至少四次) (16分)
2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中国的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的一部抗争和探索史。请列举19世纪60年代以来至20世纪初中国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激进的知识分子为挽救中国危亡而各自进行的活动的名称、代表人物及结果。(20分)
实验中学初二历史期中水平测试题
答案
一、: (每题2分,共40分)
1---5 CDBDC 6----10 CBDCC 11----15 DAADD 16---20 CDCAB
二、材料题(30分)
21、(1)此题结合历史,从香港岛的被割占到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可作适当的文字艺术加工,不必是史实的堆砌. 只要意思正确大胆给分。 (10分)
(2)采意不采点。国家繁荣昌盛,经济持续发展,钟声回荡,告吁人们铭记国耻;国旗猎猎,激励人们发奋图强!后人应该永远记住那一段落后挨打的岁月,共同为国家出力,让祖国永远富强! “3·18”让我们记住:一个公民,惟爱国是第一责任;一个爱国者,惟国耻不能忘记。她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位炎黄子孙自强不息,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生的回答只要意思正确或接近大胆给分。(10分)
(3)采意不采点。只要意思正确大胆给分。(10分)
三、问答题(30分)
22、侵华战争:(至少四次,满分16分)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3、 (20分)
地主阶级:
(1)洋务运动 代表人物: 奕忻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张之洞 (能回答上两个算对) 结果失败
资产阶级:
(2)戊戌变法 代表人物:康有为 梁启超 结果失败
(3)辛亥革命 代表人物:孙中山 结果失败
激进的知识分子:
(4)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能回答上两个算对) 结果没能救中国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
----------- ------------------------------装---------------------------------------订------------------------------------------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