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局面是怎样的呢?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什么时候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呢? 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1971年7月15日,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公告,这篇不到两百字的公告一发表,就震动了整个世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是创始国会员国之一,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2.为什么要用“恢复”而不用“加入”?1、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国徽中国是什么时候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飘扬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
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
的玻璃!”中国代表团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945年6月26日)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45年6月26日,50国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当时波兰没有派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但后来签署了《联合国宪章》,成为联合国51个创始会员国之一。
在中国、法国、苏联、联合王国和美国以及大多数其他签字国批准《联合国宪章》之后,联合国组织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从此,10月24日成为联合国日。三、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联合国大会就 “恢复中国合法席位”表决结果统计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重大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上空。 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
(2)20世纪70年代: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政治上:敌视、孤立 军事上:包围、威胁 经济上:封锁、禁运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共同要求改善关系敌对正常化为什么?二、中美建交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从中国来说从美国来说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
的失败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国家利益美国苏联争霸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中国转攻为守转守为攻关系恶化关系缓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因此:相关链接(2)过程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建交公报》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1年4月,“乒乓外交”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即所谓“小球推动大球”相关链接中美“乒乓外交” 故事起源于1971年3-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开赛前夕,周恩来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时要求这次参赛要“接触许多个国家的代表队”,“我们也可以请他们来比赛”。
当比赛开始第一天,中国队乘巴士从住地去体育馆时,美国运动员科恩因为搭错车,上来搭车,于是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喧,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留作纪念。这个细节被在场记者抓住,成为爆炸性新闻。4月3日中国外交部以及国家体委就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向中央请示。经过3天的反复考虑,毛泽东在比赛闭幕前夕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次日,美国国务院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关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立即向白宫报告。尼克松在深夜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发电报给美国驻日大使,同意中方的邀请。事后尼克松说:“我从未料到对中国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北京的形式得到实现。”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一年后,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历史性的握手”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办公楼外景原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1997年10月)4、意义中美《建交公报》宣布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中日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后,正式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日建交四、全方位外交
1.阅读教材,归纳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活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2.阅读教材,概述新世纪以来中国取得的外交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究释疑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稳定周边睦邻关系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的活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2001年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成立于1989年)
APEC共有5个层次的运作机制:①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部长级会议;③高官会;④委员会和工作组;⑤秘书处。中国举办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12.11) 1999年11月15日,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北京签署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有了“双赢”的结果。中美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1.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2.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的结果。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SCO 上合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15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元首签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签订多边外交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习近平主席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多边外交习近平主席会见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习近平主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睦邻友好习近平主席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习近平主席会见朝鲜领导人总统金正恩21世纪国际合作新途径全方位外交外交格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外交的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外交事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21世纪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发展国家间关系加强国际合作课堂小结1972年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 )。
A.卡特 B.尼克松 C.基辛格 D.克林顿B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 ) A、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D、开发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B1971年10月,第26界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大力支持 C、台湾当局政权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不满和反对 D、美国有意让台湾退出联合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