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3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5 17: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请阅读课本P66标出划线部分的内容:
年, 称帝,建立 朝,定都在 (今 ),他就是 。随后,他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
南京
1368

应天府
明太祖
思考:你认为朱元璋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
身份变化后的朱元璋最想干什么?
蒙古族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中书省
(左右丞相)
(军政)
行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元朝的行省制度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中书省
(左右丞相)
(行政)
大都督府
(军事)
督察院
明初:政治制度
行中书省
明初继承元朝的制度
“元朝的时候,政令都出于中书省,凡事必先关报中书省,然后才奏闻给皇帝……这是我们要深以为诫的。”
—— 《明太祖实录》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在中央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中书省
(左右丞相)
(行政)
大都督府
(军事)
督察院
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在中央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大都督府
(军事)
中军都督府
右军都督府
左军都督府
前军都督府
后军都督府
1.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
2.分散 军权;
将调动军队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都察院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五军都督府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大都督府
(军事)
五军都督府
行中书省
在地方
3.取消行中书省,
设三司
布政司
都司
按察司
(行政) (司法) (军事)
都察院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五军都督府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大都督府
(军事)
五军都督府
行中书省
在地方
布政司
都司
按察司
(行政) (司法) (军事)
3.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4.分封藩王,监控地方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五军都督府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大都督府
(军事)
五军都督府
行中书省
布政司
都司
按察司
(行政) (司法) (军事)
圈画知识点,总结:朱元璋强化皇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洪武年间,8天之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计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弊端:出现统治危机
特点:分权制衡;强化皇权。
百姓
官员
言行忠诚?
皇帝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如何监察官民?
让谁负责监察官民呢?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职能:监察官民 校检:锦衣卫(侍卫);
“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校检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到“校检” 职能是干什么的?你知道“校检”的真实身份吗?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诀,暮无事则
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明《稗史汇编》
厂卫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 锦衣卫(侍卫);
明成祖设 东厂(宦官)
皇帝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魏忠贤
魏忠贤自称九千岁,阉党遍布全国,权势达到顶峰。
宦官专权
5.设厂卫特务机构
“看榜文”
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叹息。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取士
思考:为什么明朝的科举考试使人出现如此疯疯癫癫的现象呢?
明朝之前
科举制度
明朝的
“八股取士”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考试文体
科目多:如儒家经典背诵,进士科考诗赋、经史
不受约束
不限制
“四书”
“五经”
必须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准,
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八股文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取士
明代马甲
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八股取士的影响:
禁锢思想、摧残文化;
所选人才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不利于科技创新、文教事业的发展;
五军都督府
行中书省
八股取士
四、明朝经济的发展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大都督府
(军事)
五军都督府
布政司
都司
按察司
(行政) (司法) (军事)
明朝前期,社会比较稳定,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
秦汉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四、明朝经济的发展
结合此图并阅读课本P69页第四子目,了解明朝经济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四、明朝经济的发展
1.农业方面
明朝引进的外来作物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花生
向日葵
手工业方面
四、明朝经济的发展
①棉织业:
②丝织业:
③制瓷业:
由南到北 形成一批基地;
明朝人的服饰
苏州是丝织业中心;
苏州的丝绸
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
四、明朝经济的发展
商业方面
商品经济的繁荣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的繁荣,二是商人的增多。
当时全国性的贸易城市有哪些?
北京
南京
明朝哪里的商帮最有名呢?
山西的晋商和安徽的徽商
皇都积胜图
南都繁会图
晋商豪宅王家大院
晋商豪宅乔家大院
晋商和徽商是明朝时期的两大商人集团,他们的足迹遍及南北各地,甚至远至海外。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朱元璋建立
明朝,定都应天府
朱元璋加强皇权
中央和地方;设特务机构;
明朝的八股取士
使官员成为皇帝的顺从者
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明朝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1.1368年 建立明朝。为了加强皇权,他在中央废除 制度和 ,提升 的职权;在地方取消 ,设立三司。他为了监察官民,设 特务机构
2.科举制度到明朝发展为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什么影响?
朱元璋
丞相
中书省
六部
行中书省
锦衣卫
制度:八股取士
影响:禁锢思想,不利于科技、文教事业的发展。
课堂检测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中书省
(行政)
御史台
(监察)
枢密院
(军事)
行省制度
元朝的政治制度
明代东厂腰牌
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厂卫特务机构
削 藩
八股取士
皇 帝
群臣
人民
知识分子
地方
中央
皇族
小结: 明朝君权的加强
废丞相,权分六部
废行省,设三司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问题1:你能看出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吗?
问题2:明太祖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秦汉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皇帝
丞相
吏部
刑部
工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皇帝
吏部
刑部
工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按察司
废行中书省
布政局
都 司
地方: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中央:
1. 废丞相,权分六部;废行省,设三司
废丞相和中书省,
权分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废行省,设三司
诞生: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
科举制度的诞生和发展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
武则天:开殿试、创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
的主要内容
完善:
发展:明朝:“八股取士”
选拔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奴仆
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迁都北京;
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皇帝
中书省
(军政)
行省制度
枢密院
(左丞相)
(左丞相)
(左丞相)
(左丞相)
(左丞相)
(左丞相)
(左丞相)
元朝的政治制度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中书省
(左右丞相)
(军政)
行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元朝的政治制度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中书省
(左右丞相)
(军政)
行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元朝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中国的科举制度为法国百科全书派们普遍叫好,认为铲除了贵族的世袭制,每个人靠自己的本事,“学而优则仕(担任官职)”。——《18世纪欧洲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
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所做的总结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它却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明清的人们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
材料二: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八股取士),与秦焚书(秦始皇焚书坑儒)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愚弄百姓)之心则一也。——《明太祖论》
讨论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选举贤才,促进科技、文教事业的发展。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按察司街 和 高都司巷
明朝时,济南是山东的省会。
这两条街道名称的由来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阅读课本P66标出划线部分的内容:
年, 称帝,建立 朝,定都在 (今 ),他就是 。随后,他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
南京
1368

应天府
明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