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2.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3.正确认识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影响。1.分析明朝建立的背景。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应天(南京)朱元璋 明太祖1368年时间:建立者:都城:灭元标志:1368年,攻占元大都2.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我是朱元璋,我很苦恼结合课本知识,说说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请同学们阅读书本67-68页,从以下五个方面找出相关措施,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二、朱元璋强化皇权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皇帝吏户礼兵刑工(1)中央组:结果: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胡惟庸案①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司法)都指挥使司(军务)中央(2)地方组: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结果:皇帝将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收归中央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3)军事组:结果: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把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厂卫制度) 锦衣卫印 电影《锦衣卫》海报(4)特务组:“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结果:皇帝通过锦衣卫加强了对臣民的监视明朝机构设置目的:巩固统治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5)文化:科举放榜图明朝提倡尊孔崇儒,发展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①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所谓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②答题格式八股文思考:你认为这种考试制度会培养出怎样的人?甲: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回答。 假如你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乙:回答出有创意的答案如果你也是参考者,你想要高中状元,你会如何作答?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③讨论八股取士的影响。积极:规范了考试标准。
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死背“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研读史料:材料: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请问(1)材料中的 “制义取士”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八股取士④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三、明朝的经济 明朝经济的发展的表现。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哪些新的农作物?)
玉米红薯(甘薯)马铃薯(土豆)向日葵番茄(西红柿)花生辣椒明代青花扁壶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 推向 ;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商业: 、 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 、 。课堂小结: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灭元标志)朱元璋强化皇权中央
地方
军事
特务
文化经济农业
手工业
商业随堂训练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D.内阁ADC4.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A5.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