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课件(34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9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课件(34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4-15 20:0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第九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帛画,中国古代画种。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 。战国楚墓帛画,绢本 墨绘 纵31.2cm
《龙凤仕女图》1949年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全画的主题是祈求飞腾的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龙凤仕女图》帛画 战国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芒。 风沙掩不过,这是永远的……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敦煌莫高窟有壁画的洞窟492个,塑像2千余尊,壁画4万6千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的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风格与世俗绘画不同,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鹿王本生图》是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北魏时期的壁画。本生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本生故事画是表现“舍己救人”这一题材的。上边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宣传的是善恶报应思想,赞扬了九色鹿王的无私。《鹿王本生图》局部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1分钟后,比谁能快速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画按题材分可分为哪三大类型?
2、中国画按表现技法分可分为哪两大类型?形神兼备--- 中国古代人物画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中国古代人物画重视人的神情、情态和性格,为此画家重视刻画人的眼睛、身姿与手势,甚至以适度的夸张与变形达到传神的目的。
发展历程:
春秋时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东晋时期(代表人物:顾恺之)——隋唐五代(成熟期)《洛神赋图》顾恺之
东晋 顾恺之作品《女史箴图》 顾恺之 隋唐五代(成熟期)《步辇图》 (阎立本)
古帝王图卷 阎立本(唐)测一测 你能认识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家及绘画作品?a 阎立本b 顾恺之c 曾鲸d 李唐A《采薇图》B《女史箴图》C《张卿子像》D《古帝王图卷》1234正确答案: B b
A d
D a
4 C C中国古代绘画技法:
工笔: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 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注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写意:写意画顾名思义是与工笔画相对应而言的一种画法。它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表达作者的创意。 《张卿子像》 (明) 曾鲸
《太白行吟图》梁楷 宋情境交融---
中国古代山水画 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中国古典山水画,不仅要求画家把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表现出来,还要求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魏、晋、南北朝——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开始独立(最早的展子虔的《游春图》 )——五代、北宋、南宋山水画达到高峰——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
发展历程:《庐山高图》明 沈周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宋《溪山行旅图》范宽 (北宋)
《踏歌图轴》马远(南宋) 托物言志--中国古代花鸟画 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画面主体。唐代花鸟画开始独立。
宋代是中国“花鸟写生”的高峰期。
元代的赵孟主张以书法入画法,文人画逐渐兴盛,期后逐渐发展诗、书、画、印始成一体,诗情画意相辅相成,标志着文人画的成熟。
明清时期的画家在写意花鸟创作中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拘于古、而有创新、个性鲜明。《墨葡萄图》徐渭 清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芙蓉锦鸡图 赵佶 (宋)秋葵图 佚名 (宋)榴枝黄鸟图 佚名 (宋)白头丛竹图 佚名 (宋)五牛图 韩 滉 (唐)荷石水琴图 朱耷 (清)锦石秋画图 恽寿平 (清)你能列出本次上课的内容吗?
课堂回顾:一、帛画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形神兼备 )
四、中国古代山水画( 情景交融? )
五、中国古代花鸟画(托物言志) 这节课我们欣赏和分析了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瑰宝,而我们通过从帛画、壁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中领略到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我们应该在尊重其它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理解和懂得我们的中国古代绘画。五、课堂总结知识拓展: 唐寅,字伯虎,好六如居士。出身吴县酒业商人家庭。自幼聪明好学,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擅长人物、花鸟、山水绘画。
16岁考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乡试并一举中“龙虎中名第一”人称“唐解元”。后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前途可谓一片光明,仕途无量。但不想却因当年同乡徐径参与的科举舞弊案被连累罢官蒙冤入狱,剥夺科举考试的资格,从此改变一生!
试想,这对一个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才子来说将是何等的屈辱与打击。从此伯虎放弃仕途,把悲伤、不满、痛苦、牢骚抑制在心底,转化为一种极端放荡,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他游历祖国山水大川,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后因身体不适回到了家乡苏州,自筑“桃花庵”终日饮酒写诗作画,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年老思想发生变化皈依佛门,旷世奇才凄凉的结束了54岁的一生。《落霞孤鹜》 明(唐寅)明 唐寅《王蜀宫妓图》绢本
唐伯虎的诗句节选《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课后思考: 通过对唐伯虎生平与绘画作品的全面了解给你怎样的启示?我们该怎么样欣赏一幅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