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
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的时间。
2.理解并掌握苏联在经济建设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及发展的重点行业。
3.理解苏联通过新宪法的时间及标志,苏联模式的特点、危害。
教学
重点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教学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教
学
内
容
新
课
导
入
导入1(情景式导入)播放视频:新经济政策。让学生说说观看视频后,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2(问题式导入)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那么,大家想想,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要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怎样发展经济,以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呢?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课
堂
探
究
板块一 新经济政策
让学生阅读本小节内容回答问题:
1.列宁为什么采取新经济政策?
答案:建国之初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什么?
答案:实施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答案:时间:1921年。主要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作用: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3)“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答案)
答案: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过渡语:1924年1月,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他对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
板块二 苏联的工业化
让学生阅读本小节内容回答问题:
1.苏联建立的时间及全称是什么?
答案: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苏联的建立者列宁是在哪年逝世的?
答案:1924年。
3.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哪年开始?这一设想是由谁提出并付诸实施的?
答案:1926年;斯大林。
教
学
内
容
课
堂
探
究
4.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苏联采取了怎样的具体措施?结果怎样?
答案:措施: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果: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5.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这一指令性计划存在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案:优点: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缺点: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过渡语: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使斯大林下决心解决粮食问题,他是怎样做的呢?
板块三 农业集体化
让学生阅读本小节内容回答问题:
1.苏联开始进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2.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开展消灭富农运动;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过渡语: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
板块四 苏联模式
让学生阅读本小节内容回答问题:
1.苏联新宪法颁布的原因、时间各是什么?
答案:原因: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故而颁布新宪法。时间:1936年。
2.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什么?
答案:宣告了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
3.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4.如何正确评价苏联模式的利弊?
答案:利: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弊: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结束语: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领导苏联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重大失误,从苏联经济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获得一些深刻的启迪。
板书
设计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当堂
达标
1.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D )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1年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C )
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36年
3.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成了6000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说明了苏联当时( C )
A.经济明显超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B.轻工业是处于完全停止的状态
C.采取计划经济手段使其成就显著 D.一直坚持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4.下面图表为1913—1937年俄国/苏俄/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导致1928年后苏联工业产值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石油
2
3
2
1
2
1
钢
5
5
5
4
3
2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 D.苏联积极对外扩张势力
教材
图片
分析
1.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于1922年底正式成立,是由17个共和国加盟形成的,于1991年解体。
2.斯大林(1879-1953):苏联第二代领导人,领导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创建了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这一模式既让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集体农庄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庄员所有。土地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集体农庄实行按劳分配,并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
史料
积累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