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5 23:2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学导学方案 年 月
年级科目
初一历史
课题
第十七课 明朝的灭亡
编号
017B
主备人
修订人

班级
姓名
学 习
目 标
◆了解明末内外交困的政局和社会动荡的概况。
◆知道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概况、影响。 ◆掌握满洲的兴起和清军入关建立全国统治的有关史实
学习重难点
了解明末内外交困的政局和社会动荡 知道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概况、影响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课前预习 1.(2018年福建门模拟)率军攻入北京城,推翻明朝起义军将领是【A】 A.李自成??B.张献忠 C.皇太极??D.吴三桂
2.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C】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3.明末民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中的“闯王”是指 【D】
A.陈胜 B.张献忠 C.黄巢? D.李自成
二、合作探究、展示 【借图启思】
加速
诱发
加速 条件 加速 可能
【知识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重点)】 1.政治腐败: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当时皇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难点)】 1.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2)直接原因: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早,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
2.李自成起义 (1)概况:起义军进人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起义军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2)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3)推翻明朝:?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知识拓展】“均田免赋”的口号有什么作用?这个口号能否实现? “均田免赋”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得到土地,废除封建利削的愿望,起到了发动广大农民支持拥护起义军的作用。但这一口号在没有新的阶级、新的生产关系产生的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知识点●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1)后金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清朝建立:?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知识拓展】皇太极为什么改国号“金”为“清”? 皇太极作为一个十分优秀的统治者,他的眼光是很长远的。后金要发展,必须南下灭掉明朝。皇大极考虑到一旦后金进入山海关,就会和更多的汉人作战,而汉人从心理上是十分憎恨历史上灭掉北宋的金的,因此肯定会同仇敌忾,这样对于后金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于是,皇太极将“金”改为“清”。 2.清兵入关: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人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知识拓展】蜿蜒万里的明长城为什么抵挡不住清军的铁骑? (1)清政权此时正处于兴起阶段,多次打败明军,逐渐占领山海关外的东北全境,实力强大。 (2)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后迅速腐化蜕变。
(3)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 【歌谣助记】 明代中后期,政治日腐败。皇帝疏朝政,大臣争权力。
土地兼并重,民众不堪负。陕北遇大旱,饥民遍布野。
起义抗朝廷,首领李自成。均田又免赋,到处受欢迎。
率军入西安,建国号大顺。再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死。
【歌谣助记】努尔哈赤统女真,建立政权号大金。皇大极,承帝位,
改变族名为满洲,改变国号称大清。明军降将吴三桂,
引领清兵入关内。联合夹击李自成,山海关战获胜利。 三、课堂检测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是【C】
①西夏②元③明④清 A. ①②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2.与后金和清朝的关系最为类似的一组是【D】
A.隋朝与唐朝 B.北宋与南宋 C.契丹与辽朝 D.蒙古与元朝
3.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D】 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②建政权,国号大顺③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④山海关大战
A. ①③②④ B. ④②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4.下列朝代中,宦官专权比较严重的有 【C】 ①东汉?②隋朝?③唐朝④明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明朝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是 【B】 ?A.朝政混乱? B.土地兼并严重 C.宦官专权 ?D.地方势力混战 6.引发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有 【D】 ①政治腐败严重? ②国家财政危机? ③陕西连年大旱? ④朝廷加派赋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宋政府也鼓励海商招徕蕃(指外国)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对在海外招商做出大贡献的海商,宋政府还会赐予官职。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 ——摘编自吴钩《宋代海外贸易更具现代气质》
材料三?明永乐时期,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政府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开展了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从而有郑和下西洋之....和下西洋的壮举,建立了亚非国家的和平关系,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赢得了亚非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友谊。两洲数十个国家沿着郑和所开辟的航路,不远万里,纷纷来朝,向明王朝赠送珍贵礼物,但随着历史进程的延续,这样的对外交往难以持久,中国开始闭关锁国。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
(1)材料一图片所示为唐朝中外交通路线图,当时到天竺求取佛经的历史人物是玄奘?,这一朝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时期,其极盛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对外贸易的“现代气质”,并分析其影响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其难以持久的原因 答:①“现代气质”: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奖励对外招商;开放区域广阔。影响:促进宋朝商业的发展 ②积极作用:扩大了中国的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增进了各国间的信任与友谊。原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难以维持。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应如何继续发展对外交往。 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对外贸易;合理利用世贸规则。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名师点拨】明朝中后期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在于明朝后期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矛头直指明末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丰富了农民战争的反封建内容。 【易错易混】今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祖先在唐朝时称黑水靺鞨(mohe),宋元时期为女真人,曾建立金朝灭亡辽、北宋;明朝时建州女真的一支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即今天的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