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山绣水[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画山绣水[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1-08 22: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画山绣水杨朔风景欣赏大榕树----传说中刘三姐对歌处观风景 谈感受渔舟唱晚晨牧漓江最美的地方——兴坪风光 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   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漓江风光的美,不仅充分展现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而且还有着“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学习目标1、能说出本文在选材和组材上的独特之处。
2、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3、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并能有自己合乎理性的评析。
4、品味杨朔散文诗化的语言。 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新华社特派记者,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6年以后,从事外事工作,同时写了大量散文。重要作品有《雪浪花》《樱花雨》《荔枝蜜》《海市》《茶花赋》等。杨朔散文的艺术成就追求意境美。作者曾说:“我喜欢写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杨朔散文既有精细的形象描绘,又有浓烈的感情表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形成了一种诗情画意的美的境界。
深寓哲理。这哲理从形象的描绘中表达出来,从所描述的事或人的整体中表达出来,而非抽象的说理、空洞的说教。
巧施艺术技巧。杨朔在散文中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
——韩愈 唐朝诗人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是桂林山水的最真实的写照。簪山、带水、幽洞、奇石,被誉为桂林风景的“四绝”,其山水洞石浑然一体的景象组合,举世无双。烟雨、光影、植物、动物、田园、村舍、名园、古迹,则被称为桂林风景的“八胜”。唐太宗李世民写道:“爽气澄兰沼,香风动桂林”。杜甫:“五岭皆炎热,宜人度桂林”。白居易:“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韩愈:“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宋朝范成大文中写道:“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南宋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默读一遍课文,
然后挑选自己
喜欢的段落放
声朗读,体会
文章的诗意美。
请默读一遍课文,然后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放声朗读,体会文章的诗意美。积累字词褒贬 最醇 攒聚
恍惚 贮藏 圩子
黑黝黝 瘦骨嶙峋 玲珑剔透 萧萧瑟瑟chúncuánzhùwéiyōu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清奇峭拔,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像。提示:
题目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绣出来的山和水。“画”和“绣”一般都用来形容诗文或景物,“画”指其中蕴涵的诗意,而“绣”指工巧,有华采。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充满了诗意,精致优美。思考:课文以“画山绣水”为题,妙在何处?第一部分(1-3):总写桂林山水第二部分(4-15):写桂林到阳朔江上景色和船家          口述的关于景点的各种传说。第三部分(16-17):启示人们,面对美景,牢记过          去畅想未来。第一层(4-5)、江上如诗如画的景色。
第二层(6-15)、了解江上的山岩的名称和传说。整体感知,给文章分层 作者把写自然山水之美与船家所讲述的传说故事有机融合,边赏景,边听故事,融情于景,情景相生,有情趣,有哲理。 说说本文和其他写桂林山水的文章在角度上有什么不同?作者是从怎样的思路来写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1、课文开篇引诗的作用是什么?提示:
点明桂林山水和天下山水的关系,说明桂林山水的不平凡,体现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偏爱。理解2、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一、文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二、本段写了桂林山水的什么?有什么特点?
三、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提示:水和峰石。水绿,而峰石瘦骨嶙峋、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提示:反复、比喻、反问。3、课文中堪称“画山绣水”的景有哪些? 桂林山水(第2段) 漓江水色图(第4段) 鱼鹰捕鱼图(第5段) 4、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江山景色的?亦动亦静如诗如画作者以两幅画面来表现:
一幅静态的,漓江水色图;
另一幅是动态的,鱼鹰捕鱼图。5、文章写了哪些传说?有些什么特点? 提示:“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新娘)岩”。“寡妇桥”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牺牲自我,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其它的都是写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主题理解 有人认为把眼前的美景和凄惨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很不协调,在自然美景和阶级教育联系在一起就更是牵强附会了,你怎么看? 在旧时代里人们过着“艰难苦恨的生活”,于是就把这种生活状况投影到自然山水上去,构成了许多传说和故事。作者这样写就是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借船家指点江山叙述出来的,边欣赏边听故事,景与故事两相比附。船家讲的时候又带着叙述者的感情,显得亲切。 一般说来,赏景就是赏景,不必相机地进行一些教育,诸如阶级教育。赏景是欢娱的,离开现实人生的,是审美的,阶级教育是理性的,依附于现实生活的,凑在一起,有些别扭。文章所介绍的四个传说,除了“寡妇桥”是写劳动人民牺牲自我、乐于助人的品质之外,其余的都是写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杨朔是一位努力以自己的体验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家,总是注意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本文这种写法带着时代的印记。 本文运用了不少从船家口中得来的间接材料来写景,作者是怎样运用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本文在写景中融入船家讲的关于山岩来历的种种传说、故事。这种间接材料的运用可以丰富作品内容。在本文中运用传说,让我们想见到山岩的神态,留有较大的想像空间,比具体描述要好。间接材料要作者的直接见闻统一起来运用,本文讲述一点传说,再写一点江上景色,两者相互穿插,组合得比较自然。美点归纳巧于选材,工于构思 由课题“画山绣水”的内涵,评析杨朔散文的语言风格。
提示:从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句式工整、笔墨凝练等方面探究,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突出漓江山水的特点——美的自然与劳动人民感情和智慧的完美结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写游览者的感受,表面了漓江石乳形态各异的特点。
第一句用反复和比喻的写法,写出了漓水的清纯碧绿,真实可感。第二句用比喻的方法,描绘桂林山石的千姿百态,生动形象。第三句用了反问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天然美妙。 1、如果让你写桂林山水,你从哪里着笔,才能写出新意?
2、阅读杨朔的《荔枝蜜》,体会杨朔散文特点。
你游历过哪些风景名胜区,你的家乡应该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与景点有关的优美的传说或诗句呢? 拓展迁移1、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2、没有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
3、……怠慢了眼前的船家。当堂训练内在精神。充满,形容劳动人民想像的丰富。冷淡,忽略。结合语境,解释词的含义:4、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
突兀重叠。拟人,形容山峰的峭、险、秀。
5、船到这儿,渐渐接近阳朔境界,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
奇特美丽,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简洁凝练。 根据下面两幅风景画,仿照课文所叙传说,选择其中一幅编写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要求内容积极,能够折射我们现代的幸福生活。编写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