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导学方案 年 月
年级科目
初一历史
课题
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编号
015B
主备人
修订人
班级
姓名
学 习
目 标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经过、成就及影响;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讲述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评价戚继光。◆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感悟郑和、戚继光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难点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经过、成就及影响 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课前预习1.(2018年湖北孝感市)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为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及哥伦布船队成功横渡大西洋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C】??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下图是元末明初时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倭寇由下列哪些日本人组成??【B】①武士 ②农民 ③奸商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第2题) (第3题)
3.“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词中赞扬的是哪位英雄人物? 【D】A.郑和 B.岳飞 C.文天祥??D.戚继光
二、合作探究、展示 【借图启思】
【要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史意义及负面影响】(1)目的:郑和7次下西洋,作为和平的使者,宣扬国家之间和睦相处,以提高国家的威望和地位;同时也有“耀兵异域”,显示明朝强大国力的一面。(2)意义: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负面影响: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这加深了自我虚骄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给国内经济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贸易背后巨大的消耗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
【要点●戚继光抗倭斗争的性质、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1)性质: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2)原因①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③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④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等。(3)意义:倭寇与沿海奸商勾结,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而抗倭斗争的胜利,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
【时空串接】1、南宋抗金将领岳飞与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的相同之处(1)背景和性质:都是在百姓生命财产遭受损害时,受朝廷委派英勇战斗;作战都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都是正义的。(2)军队: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都作战英勇,纪律严明。
(3)将领:岳飞和威继光都具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4)配合:他们在领导作战中都注意与其他军民配合作战。
(5)名利:他们在领导作战中都不计较个人得失。
2、同期世界——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从欧洲直向西航行,定能到达东方。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由三艘不大的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起程,开始模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哥伦布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哥伦布认为欧洲和亚洲隔大西洋相望,始终相信自己到的地方是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居民。 几乎与哥伦布同时,葡萄牙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开辟了绕过非洲大陆前往印度的航路。不久,欧洲人最终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环球航行【郑和下西洋盛况】
时间
1405--1433年
船数
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
次数
先后7次
人数
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000多人
海船
规模
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到达
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课堂检测
1.“他率领27000多人,分乘200多艘木制帆船,由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持续28年之久的7次下西洋的壮举。”这社举发生在【C】A.唐太宗时期 B.明太祖时期 C.明成祖时期 D.康熙皇帝时期
2.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C】
A.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B.明朝国威的树立C.中国和亚洲国家的经济交流 D.航海技术的发展3.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
A.目的 B.起止时间 C.远航次数?D.所到地区4.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中国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根本原因在于【A】A.封建制度的腐朽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八股取土的影响?? D.西方列强的侵略四、拓展延伸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盛况空前。日本多次派往唐朝访问、学习的使团名称是什么?答:遣唐使。(2)明朝时,明成祖派谁幸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答:郑和。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修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阅读材料,探究历史。
【图说历史】(1)上面的地图描述了哪一历史人物的航海路线?你能从图中看出他航海的出发地点是哪里吗?答:郑和。刘家港。
(2)这一伟大的航海壮举发生在哪一朝代?答:明朝。【史海泛舟】
(3)明朝时期,上述航海船队7次下西洋,带去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等。船队所到之处,各国热情接待。你认为,船队受到热情接待的原因是什么?答:带去了受欢迎的中国特产;交往方式和平友好。
【青史留名】 (4)不少人认为上述航海船队运往海外诸国大量精美的中国产品.刺激了各国不断提升物质文明的社会需求;在精神文明层面,这远航让中华礼仪文明流播四方。你能用一句话评价率领船队远航的人物吗?
答: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文句解读】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这句话表明戚继光驱除倭寇、保卫海防,是为拯救百姓于水火,并非为了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名师点拨】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可以从郑和身上学到:百折不挠、吃苦耐劳、勇于开拓、英勇无畏、团结合作、开放交流、和平宽容、献身祖国的精神。
【特别提示】戚继光抗倭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