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导学方案 年 月
年级科目
初一历史
课题
第十四课 明朝的统治
编号
014B
主备人
修订人
班级
姓名
学 习
目 标
◆了解元末农民起义和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掌握明太祖改革官制的措施、设立锦衣卫、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增设东厂等加强君权的措施。◆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开始。
学习重难点
掌握明太祖改革措施、设立锦衣卫、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增设东厂等加强君权的措施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课前预习
1.(2018年内蒙古赤峰市)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C】A.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
B.宋朝商业繁荣——“交子”的出现C.明朝加强专制统治——军机处的设立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2.学习历史,要注意时间概念。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这属于【C】
A.13世纪60年代B.13世纪70年代C.14世纪60年代D.14世纪70年代3.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图像。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C】 ①李世民 ②赢政 ③赵匡胤 ④朱元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4.(2017泰安中考)《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A】A.强化封建皇权??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
C.监视官民 D.控制国家兵权二、合作探究、展示 【要点●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1)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①改革官制: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在中央,皮除水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向皇帝负责。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③实行八股取士。(2)明成祖(朱棣)强化皇权的措施①为了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明成祖于1421年迁都北京。②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要点●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进步作用:①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②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③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消极作用: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步发展。②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
③思想上,专制统治使读书人只知皓首穷经,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文化专制更是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 【借图启思】
【收获满满】
1.强化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土。明成祖设立特务机构东厂。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2.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3.手工业: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苏州。全国的制瓷中心是景德镇。4.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微商是有名的商帮。【时空串接】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隋唐与明清科举取士的不同及对明朝八股取士的评价
(1)变化:①汉武帝时期,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②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场帝时,进土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③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土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格控制土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⑤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巨变,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2)不同: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科举制。考试科目:明经、进士;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完全脱离实际。明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是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3)评价:①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采用八股取土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强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②由于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考生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③应试者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顾埋头攻读“四书”“五经”,而不讲求实际学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
二、同期世界——文艺复兴
14——15世纪,欧洲的生产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商品经济得到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意大利萌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打破封建教会的精神统治。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提倡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者借助于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展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运动。三、课堂检测 1.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土规定的是【D】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文体死板,分成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和八股取上的共同目的是【B】A.发展教育事业 B.加强君主专制
C.完善政府机构 D.选拔优秀人才3.玉米、甘薯这些大家都熟悉的高产粮食作物其实是从外国传人的。这些农作物传人中国是在【C】A.唐朝??B.宋朝 C.明朝??D.清朝4.假如某电视台要拍摄北宋农民起义的电视剧,请你做历史顾问,你认为剧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或道具是【B】
A.官军向农民军放射火箭 B.农民军埋伏在一一片玉米地里
C.农村有低矮的茅屋,也有瓦房 D.农民军在春节时进攻官府5.明朝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它所产的 ?畅销海内外【D】??
A.白瓷??B.青瓷 C.五彩瓷??D.青花瓷
四、拓展延伸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考生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要模仿古人的语气,“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谓之八股文。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答:隋朝。(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考试到明朝时在内容和文体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答:内容: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形式:八股文。(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种考试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2.读图,回答问题。
图A?? 图B(1)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主题?答:明朝时皇权的高度集中。
(2)图A是哪朝代哪一机构的印章??这一机构的职责是什么??答:明朝;锦衣卫。??职责: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3)科举制度自创立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图B反映出明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对应试的人产生了哪些影响?答:学而优则仕。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4)对比唐朝历史,你认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到明朝,有了怎样的变化?答: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君主专制社会走向衰落。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文句解读】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这句话的意思是,八股的危害相当于秦始皇的焚书,而摧残人才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要严重得多。这反映出八股取士这种高压专制、严格控制的奴化教育的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