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科:历史
课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年级:九年级
作者:郭志敏
单位:唐海二中
教学课题: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了解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结合会议签署的条约,认识这两次会议的实质。
分析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影响,正确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和辨证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搜集有关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史实资料,拓展知识视野,加深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的理解,培养搜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探究史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等视频资料,搜集和展示有关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图片和文字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这两次会议的召开背景、内容、实质和影响的理解。
结合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有关史实,设计探究性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实质和影响,提高探究史实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引导和点拨,揭示重要史实的隐性联系,培养用联系、辨证的方法考察历史事件的能力,构建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线索。
组织“首脑会晤”、“顾维钧如是说”等课堂实践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强情感体验,加深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培养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和影响:确立战后帝国主义世界范围内的统治新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大国之间的关系,形成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但它并没有消除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随着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这一体系必将被突破,而这一体系的崩溃意味着新的战争的爆发。
通过《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有关内容,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外交是实力外交。“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牢记历史耻辱,自觉培养民族忧患意识,为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民族独立而奋发图强,绝不能让悲剧再次重演。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掌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认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实质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重要历史概念,分析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认识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的本质。
教学方法:分析、合作法、综合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1、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 1、回顾一战,复习提问: 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它是什么性质的战争?⑵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些国家?战争的结果如何?⑶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将怎样安排世界统治新秩序?2、过渡讲述: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移到尔虞我诈的谈判桌上,为确定战后的统治新秩序,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1、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内容,积极思考,逐一回答问题。认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战的根本原因,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2、通过互动交流初步了解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巩固旧知识,加深印象。衔接旧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2、图片导入。 展示图片,设问导入:⑴两幅图片分别反映哪次国际会议?⑵这两次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具体情况如何?怎样看待这两次会议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识别图片,思考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增强直观性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巴黎和会1、背景 展示图片,指导阅读,明确巴黎和会的背景:战胜的协约国为缔结和约,安排战后统治秩序。(强调:会议开始时间1919年1月18日) 识别图片,阅读课文,了解巴黎和会的召开以及时间的特殊性。 培养识图能力,加深印象。,
2、内容(1)列强矛盾 1、播放视频《巴黎和会》,要求学生从视频内容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思考“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会议?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有何影响?”为下一环节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1、观看视频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积极思考问题,准备探究讨论。 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概括、归纳能力
2、组织讨论,探究:“参加和会的27个国家是否有平等的权利?”认识: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是掠夺战败国和弱小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会议由少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所操纵。 2、结合视频和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加深对巴黎和会背景和实质的理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可锻炼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3、图片展示:《巴黎和会“三巨头”》,简介“三巨头”。组织讨论,探究:“帝国主义大国的外交立场是否一致?”做好活动延伸的准备。 3、识别图片,了解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所操纵。 思考讨论探究问题,做好活动延伸的准备。 加深对人物的记忆
4、活动延伸:“首脑会话”:⑴展示图片:《“首脑会话”》。⑵结合图片,给图片中的人物配上台词。⑶选拔学生代表结合台词表演。⑷列表分析、明确英法美意日等国的外交立场。加深对巴黎和会实质的理解。认识:“列强以实力为后盾,为分赃争霸而斗争,为共同利益而勾结,最大限度地宰割战败国,掠夺弱小国家的利益,夺取最多的利益 4、按步骤开展课堂活动:⑴识别图片,根据各国外交立场和人物特征撰写台词并进行交流。⑵模拟表演。⑶了解各国外交立场及意图。体会帝国主义实力外交的侵略性和掠夺性。 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对德《凡尔赛和约》 1、展示图片:《凡尔赛和约》的签署,指出《凡尔赛和约》是巴黎和会签署的最重要的条约,强调签署时间:1919年6月28日。设问:《凡尔赛和约》包括哪些方面的规定?课件文本提示。 识别图片,了解《凡尔赛和约》以及签署时间的特殊性。阅读课文,了解《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 巩固知识、加强记忆
2、图文结合,讲述《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⑴领土问题:结合图片《一战前后德国的领土》,介绍列强针对德国领土处理的不同意见,概述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处理。强调:阿尔萨斯和洛林原属法国领土,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割给德国,现收回。2、图文结合,讲述《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⑵军事限制、政治限制和赔款问题:讲述和约在这些方面的基本规定,简单分析和约在军事和政治上对德国进行限制的原因,介绍二战前德国在这些方面对和约的突破和撕毁。⑶殖民地问题:重点讲述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原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分析“委任统治”的实质。⑷中国山东问题:①文本提示,回顾山东问题的由来。②视频播放:《五四运动》。③联系史实,设问总结:巴黎和会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规定对中国历史有何重要影响?④分析和约对中国主权的践踏,增强情感体验,激发民族情感。 2、识别图片,阅读课文,结合搜集资料,加深对《凡尔赛和约》内容的理解:⑴了解和约对德国领土的处理,掌握基本史实:法国收回的阿尔萨斯和洛林。⑵掌握和约在军事限制、政治限制和赔款问题等方面的基本史实,简单了解背景知识。⑶重点掌握和约在殖民地问题方面的规定,认识 “委任统治”是巴黎和会的实质的鲜明体现。⑷结合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了解山东问题的始末,回顾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影响。 通过分析,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充分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自觉培养民族忧患意识。
3、小结《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并进行评价,指出《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条约。 3、知识小结,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凡尔赛和约》本质的认识。 加深记忆
⑶对奥、匈、土、保的和约3、影响 列表概述巴黎和会对奥、匈、土、保等国的和约,明确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和实质。展示图片《一战后领土的变化》,讲述一战前后欧洲、西亚和非洲领土变化情况,明确凡尔赛体现确定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1、设问探究,组织讨论,评价凡尔赛体系: 读图识史,了解基本史实,掌握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和实质。1、结合探究问题,积极思考,展开课堂讨论。 提示易错的知识,及时纠正偏差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⑴巴黎和会缔约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⑵巴黎和会上列强存在哪些矛盾?凡尔赛体系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吗?2、总结讨论意见,形成本质认识:⑴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宰割战备国、掠夺弱小民族、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⑵凡尔赛体系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但却种下了战败国民族复仇的心理,导致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帝国 结合探究问题,积极思考,展开课堂讨论。2、总结讨论意见,掌握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并进行正确的评价。 重基础又重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检查课堂效果。
三、国际联盟1、成立2、实质 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决定凡尔赛体系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1、展示图片,讲述国际联盟成立的情况,指出英法对国际联盟的操纵,简介美国提出“十四点计划”但却没有加入国际联盟的原因。2、结合史实,分析实质。指出:国际联盟是维护战后帝国主义统治秩序的工具。 1、读图识史,掌握基本史实。2、理解史实,认识国际联盟的实质。 培养分析图片的能力
四、华盛顿会议1、背景 1、展示图片,明确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与会国。2、问题探究:“巴黎和会之后,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3、概述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扩张及霸权争夺情况,分析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1、结合图片,掌握基本史实。2、结合搜集资料,积极思考讨论,进行问题探究。3、结合史实,了解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2、内容2、内容 1、提出问题,明确史实:⑴设问:“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哪几个国家?”指明美、英、日对华盛顿会议的操纵⑵设问“在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了哪些条约?”指出《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重要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2、问题探究:“指出下列华盛顿会议上的国家并说明理由。”(先指明国家,再讨论总结理由。)⑴最大受益国:国家:美国理由:以《四国条约》的体面形式埋葬英日同盟;从《五国条约》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九国公约》为其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⑵利益受限制国:国家:日本理由:英日同盟被《四国条约》取代;失去在中国山东的侵略权益;《九国公约》打破一战中独占中国的局面。⑶最大受害国:国家:中国理由:《九国公约》虽然打破日本独占对的中国,但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实际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方便。点拨:根据《九国公约》的内容分析条约的真实目的及其对对中国的么影响。拓展:如何看待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的山东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点拨:虽然山东的主权有所收复,但应该看到主权恢复是中国人民长期反帝斗争的成果,而英美支持中国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动机,山东主权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恢复。许多合理要求被拒绝。 1、阅读课文和资料,回答问题,掌握基本史实。2、分组讨论,代表总结意见交流发言。结合《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内容分析理解华盛顿会议上最大受益国、利益受限制国和最大受害国分别是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原因。认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扩张和霸权争夺。 体会华盛顿会议的实质和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了解山东主权恢复的真实背景。体会华盛顿会议的实质和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九国公约》充分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自觉培养民族忧患意识。认识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不败之地。对中国史的回顾有助于加深理解。
3、影响 1、指明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华盛顿体系确立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2、问题探究:“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先分组讨论,再总结评价)共同点:都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都由少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所操纵;都严重损害弱小国家和民族(中国)的利益;都形成战后帝国主义新的统治秩序,都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1、结合课文,掌握基本史实。2、分组讨论,代表总结意见交流发言。分析、总结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深化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和对两次会议实质的理解。 理清重点,强化记忆。加强对比和综合能力,综合历史事实理解体系的实质。
五、教学总结1、知识结构2、总结评价3、拓展延伸六、练习:同步 1、展示知识结构图,列表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实质。2、总结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3、拓展延伸:“顾维钧如是说……”,简介顾维钧其人,模拟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总结陈词,提供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拓展练习。 1、回顾本课内容,构建知识结构。2、评价史实,提高认识。3、课后活动,延伸课堂教学,加深理解,培养综合素质 培养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检查课堂效果。
板书设计: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9.1---6 英法日 美英日 1921---1922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同奥、匈、土、保和约
教学反思:
本课以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为主要模式,积极开发和利用了学生课程资源,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和发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现历史和分析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情感体验和思想认识的深化,教师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也能很好的体现,师生积极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三维教学目标能够顺利落实。
本课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在时间安排上有所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把知识结构提前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前完成知识结构的填写。这样课堂上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保证。 另外,学生容易认为凡尔赛体系就是《凡尔赛和约》构成的,教师在讲解此内容时,要特别说明,凡尔赛体系是以《凡尔赛和约》为主,同时还包括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的条约。
东亚、太平洋
世界新“秩序”
欧洲、西亚、非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