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国共的十年对峙

文档属性

名称 15.国共的十年对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14 17: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结合土地革命时期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形势,
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
确性;
2、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历史问题,
加深对历史实质的理解;
2、通过一些历史材料,为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提供历
史背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尤 其
是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如第五次反“围剿”失
利后,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力挽狂
澜,扭转乾坤等史实,培养学生面对重大事件时,
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了解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遵义会议
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
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
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教学重点:武装起义;土地革命的内容、意义;
红军长征的原因、意义。
教学难点: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
道路;遵义会议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1 、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
2 、南昌起义的背景、经过、意义各如何?
3、八七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解决了一些
什么问题?有何意义?
4、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的?他们如何
在农村立足?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当时全国革命形式的
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蒋介石国民政府
是怎样的态度?
6、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7、遵义会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
8、如何理解“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的“新”?自学并思考:1.工农武装割据?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2.南昌起义的背景、经过、意义?
A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a、应该改组中共中央,撤换领导人;
b 、应该有自己的武装,以革命的暴力反抗反革命暴力;
c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士气低落,应该在条件好的地方及
时发动一场振奋人心的武装起义。
C、南昌附近敌人兵力空虚。
经过:
背景:南昌起义南下受阻兵分两路(p70倒数第一段)3、八七会的议背景?解决的问题?意义?
(1)背 景:陈独秀的右倾错误需要清算。
(2)解决的问题:会议内容。(教材p71)
(3)意 义:给中共指明了方向。4、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立足?
建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
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立足:
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
展土地革命;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
设,努力发展生产。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问:表格内容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并由此说明中
共怎样才能在农村立足。资料回放:
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
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土地,好象解下了一种
枷锁,个个喜形于色”。
想一想: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广大农民欢迎中国共产党及其土地政策,为
保卫胜利果实,他们将紧跟共产党,积极参军参
战,支持革命。有利于根据地的巩固和革命形势
的发展。5、对当时全国革命形式发展的影响?
影响: 理论上:逐渐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实践上: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思考:(1) 、如何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深刻分析了中国国
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和根据地建设。
三者之间的关系: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
式,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前提和根本保障;土地
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
战争、巩固根据地的法宝;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个阵
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 “工农武装割据”思
想奠定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
论基础。(基训p56)
思考:(2)、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基训p56)
经济上,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
本主义经济十分薄弱,工人阶级占全国人口比
例不到0.5%。没有强大的工人阶级,就没有在
城市发动革命的阶级基础。
政治上,中国不是独立的民主国家,内部
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在城
市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公开政治斗争的客观
条件。
综上所述,城市是中国反革命力量集中的
地方,农村反革命势力相对薄弱,所以,中国
革命只能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
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的国情
决定的。
”6、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在根据地已无法
立足,只好进行战略打转移。
思考(3)面对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国民政府的态
度如何?
发动了4次反革命“围剿”
问题探究: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原因:
国民党的军力十分强大;
主观原因:
共产党的“左”倾错误。
7、遵义会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
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
重要性
(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
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
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
的军事指挥权。
意 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党史上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
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长征途中,红军的中心任务就是军事斗争,毛泽东
统帅全军军事行动,地位显而易见。中共经过长期的革
命斗争实践,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从而事实上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基训p57)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
折点?
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
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
关的转折点。
问题探究(3)你知道红军长征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或艰难险
阻吗?从红军的长征的精神我们学到些什么?
8、如何理解“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
始了”的“新”?
红军到达陕北后,迅速开赴抗日战场,
不久,在中共的努力下,开始了国共联合
抗日的新局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得到了一些什么?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练习题:1、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
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
是:
A 、肃清了党内的右倾错误
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D2、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始终以剿共为核心的政策,
然而,中国共产党却及时根据形势,不断转变对
国民党的政策,其转变的基本原则是:
A 、 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
B 、 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
C 、推翻国民党统治
D 、民主、团结、进步A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
的原因之一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
数 ???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
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
地所有制根深蒂固C 4、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A、地主阶级政权 B 、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 、资产阶级政权 D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D 4、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A、地主阶级政权 B 、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 、资产阶级政权 D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D6、1998全国,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战争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7、1994全国,在1930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消灭富农B联合富农C限制富农D保护富农8、1994上海,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A奠定了“党指挥枪”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标志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
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