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
国的安全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
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生活在美国
的羽翼下的欧洲和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了联合自强和崛起,逐渐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开始振兴,都极大
地改变了“冷战”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课标要求:★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20世纪后半期,两极格局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
的冲击,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2.欧洲是怎样走向联合的?
3.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了怎样的国际政治目标?为什么
能提出这样的目标?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是什么?
4.什么是不结盟运动?它是如何形成的?其行动宗旨是什
么?它的兴起有何意义?
阅读并思考: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四、中国的振兴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2.欧洲走向联合(欧共体形成)的经过“二战”给西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欧洲必须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欧洲联合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法德矛盾是怎样化解的? 3.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1)现实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
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
响,必须联合起来。(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
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合作之路。(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
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一片废墟的德国城市街头战后的德国 1945年,一位难民正伏在
她房舍的瓦砾上哭泣。 左图为遭到轰炸后的英国著名大教堂——考文垂大教堂,它只留下了建筑物的框架。英国人民在清理战争废墟。 现在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到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当时的国际形势如何?
★阿登纳的话反映了西欧国家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经济状况:经济恢复并得到很快发展;
国际形势:美苏争霸;
困 境:任何国家的力量都不足以和美国
抗衡,只有走联合之路。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2.欧洲走向联合(欧共体成立)的经过(1)形成
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
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
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的合作从什么领域开始,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从经济领域开始,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强。(2)进展
20世纪70年代起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进一步加强政治上的合作。
1993年11月欧盟成立。3.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1)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2)经济上与美国竞争、政治上独立自主使欧洲
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
策
(3)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促
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日本经济的崛起
(1)、原因:
(2)、表现:2 .大国之梦——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1945年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后,日本广岛一片废墟。“二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国内状况和国际环境:
国内:国土荒芜,经济衰退,民不聊生。
国际:美国占领制裁。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本的汽车工业a.社会民主化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b.美国改削弱为扶持;
c.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d.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e.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
1.日本经济的崛起(1)原因:(2)表现:
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2 .大国之梦——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材料一: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材料二: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势力的增长,日本
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3).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 a.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b.日本开始改变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
策,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
c.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
面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亚非国家
纷纷独立;
(2)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不结盟运动的概念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背景3.不结盟运动的概况不结盟运动:
是一个拥有115个成员国的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国为维护独立、主权
和发展经济,既需要国际合作与团结,又不愿介
入美、苏的争霸斗争,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
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联
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
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到2006年为止已经在前南斯拉夫、埃及等国举行了14次会议。
不结盟运动的开展,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自万隆会议后的第二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3.不结盟运动的概况(1)形成: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
形成。(2)宗旨原则(政策)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3)影响
a.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b.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
国际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级格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走自己的发展的道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经济上,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强国。
政治上,中国政局稳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军事上,中国被看作是世界第三大核力量,常规力量也比较强大。但中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不会对其他国家形成威胁。
从目前情形看,中国成为一个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都名列前茅的世界性强国,将不可避免、无法阻挡。这将对美国在亚洲乃至世界单极独霸的主导地位构成比俄罗斯更大的挑战。“9.11”事件后,中美在反恐方面加强接触与合作,为改善两国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所有这些接触与合作在客观上都有利于中国的崛起与强大。在20世纪后半期,两极格局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冲击,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1. 欧共体的联合自强
2. 日本的崛起
3.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 中国的振兴欧洲走向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资本主义阵营
三足鼎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结盟运动兴起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崛起知识小结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
A、把联合国变成了第三世界的政治舞台
B、使亚非拉国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C、有力冲击两极格局,使之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D、完全改变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2.欧共体成立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B、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
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3.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A、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B、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
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的召开
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CAC5、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
是
A、西欧、日本的崛起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4、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
件是
A、扫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 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C、重视教育
D、在朝鲜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
DA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有
①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②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③不结盟运动的迅速兴 起 ④中国的振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7、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C.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