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认识图形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肥皂为什么一般不做成球形呢?活动一:分一分、说一说。我按照___来分,把____分在一起。活动二:选一个立体图形摸一摸,再向同桌介绍这个图形长什么样。我要介绍的是___
它是____长长的,方方的
不能滚动正正的,方方的,不能滚动圆圆的,两头一样粗,能滚动圆圆的,能滚动休息一下吧~游戏一:超级变变变游戏二:猜谜语①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②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③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④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球正方体圆柱长方体游戏三:猜物游戏孙悟空还有个魔力箱,里边有好多东西,你想知道有什么吗?请你按照老师的提示猜一猜。游戏四:看谁跑得快我们也拿出一个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在桌面上滚一滚、推一推。说说你的发现吧。3121肥皂为什么不做成球形呢?车轮子为什么不做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呢?作业:结合家里的物品给爸妈
介绍今天新认识的朋友。《认识图形》评测练习
1. 连一连。
2. 数一数。
有_______个
有_______个
有_______个
有_______个
3. 看一看,数一数。
有_______个
有_______个
有_______个
有_______个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说明:请根据所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核心信息技术,选择相应的学科知识单元,设计初步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应用到课程中的核心技术一项或多项,并写清楚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和作用。
设计选题名称
认识图形
设计者
学段、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执教者
所属单位
课时
1
是否申报优秀成果
应用信息技术类别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一、教材内容分析、选题原因,尤其要讲清楚使用相关信息技术的原因。
《认识图形》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由于日常生活中,学生最先接触的是各种各样的物体,学生可以从中抽象并直观认识立体图形,之后再聚焦这些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得到平面图形。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从整体到局部,遵循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直观形象地让学生对比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突破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
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几何体,学生以前可能先接触过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因此学生可能会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概念混淆。一年级学生的表达概括能力有限,因此不要求学生准确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
三、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结合分一分、认一认、比一比、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四、所属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在课堂中插入微课,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回顾。
2.在游戏活动一:超级变变变中,通过动画动态演示,突出了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
3.在游戏活动二:猜谜语中,通过录音语音出示谜语增添趣味。
4. 在游戏活动三:看谁跑得快中,通过观看提前录制的视频,体会球会滚动的特点。
5.在拓展活动中,通过观看网络素材,《车轮如果是方的》,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
六、课程涉及到的信息技术资源、软件、网站和相关学习支架
PPT课件、网络视频
七、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 、问题导入 激发兴趣
1.肥皂为什么不做成球的形状?
2.揭示主题:认识图形
学生猜想。
通过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并将课堂带向本节课的重点:图形的特征
二、观察操作 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手中这些物体,可以按照什么来分,分成几类?小组内说一说,分一分。
看,笑笑的想法和____的一样,按形状把它们分成四类,请没这样分的同学照样子分一分。
这些图形都认识吗?
4. 请你观察这几种立体图形,他们都长什么样的?看谁发现最多。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时一个学生上来说分类的方法,另一个同学帮忙摆。
2.学生第二次分类。
3.学生齐答。
4.学生举手回答。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分类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上台学生的自信以及表达能力。培养台下学生的倾听习惯。
把课堂引向研究对象: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同时让全体学生体会图形的特点。
帮助学生建立“实物——几何图形——图形名称”之间的直观联系。让学生尝试归纳图形特点,并且有序汇报,渗透有序地思想。
三、课中休息
做活动操。
一年级学生注意特点,设置休息环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游戏互动 巩固加深
游戏一:超级“变变变”。
游戏二:猜谜语。
游戏三:猜物游戏。
游戏四:看谁跑得快。(视频播放)
我们每个人也分别拿出一个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桌子上滚一滚、推一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并举手回答。
举手回答。
3. 先师生游戏,再同桌游戏。
4.先操作,再汇报。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区分各个图形的特征同时建立图形之间的联系。
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让学生在玩中感悟图形滚动的特征。
五、练习强化 拓展延伸
书本P71练习题。
2. 所以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肥皂不做成球了吗?
3.如果车轮子做成长方体会怎么样。
4.跟随微课进行总结回顾。
1. 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举手回答
3. 学生观察感悟
4.总结
联系生活应用知识。让学生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
综合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回顾一节课所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教学效果(真实的或预期的)、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对一些常用物体的分类,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的特点,逐步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本特征,积累观察几何体的学习活动经验,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概括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机会和包容,因此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表达,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设计活动以及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