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课题: 分类
设计者:邹文静
授课时间:1
本课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采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突破方法:实际操作的方法
教法学法:教法:实验研究法
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教师: 水果图片、课件
学生: 黄花、蓝花和红花各3朵,铅笔若干
教 学 设 计
设 计 意 图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播放录像: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录像,使学生明确商场里物品有很多种。
引导学生说出:商场中会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教学互动
(1)播放录像
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售货员把同类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售货员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售货员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多媒体出示例1情景图。
图上的气球可真漂亮,小朋友们,你们能试着将这些气球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按气球的形状分类,分完之后,数一数,看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
将学生的分类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分呢?
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能想出这么多的分类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的图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2)分一分自己的学具袋。
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这些物体分别有多少?哪个最多?哪个最少?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方法和统计的思想。
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放学后,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把自己房间也分类整理一下吗?
从生活引入,创设情境,使学生产重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看录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让学生相互叙述,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思考,进一步理解并学会分类,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分类中初步体验分类的必要性。
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分类。通过分一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小组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
学生观看、思考、汇报。
学生观看录像,汇报对分类的认识。
学生观察、猜测、思考、汇报。
学生自主尝试分类,分一分,数一数。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操作,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
学生动手分一分,小组合作、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汇报。
课件34张PPT。分类与整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一共有几件礼物?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整理前的书架整理后的书架问题:如果要看《365夜故事》,你更愿意从哪个书架上找?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2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表示出来吗?(提示: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按形状分类问题: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按颜色分类问题: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五)研讨其他标准二、分类计数,认识象形统计图问题:还可以怎样分?★把车涂上颜色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可以按长短不同分可以按颜色不同分可以按有没有用过分按长短不同分按颜色不同分按有没有用过分问题: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完成:1. 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在教材上涂一涂、填一填。 2. 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在教材上涂一涂、填一填。( )个( )个( )个546( )个( )个( )个654每行中不同类的是什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