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第17课 解放战争学习目标: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义、北平谈判、解放战争的过程(全面进攻、重点进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原因、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1、重庆谈判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结果和影响各如何?
2 、全面内战爆发后,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中共采取了怎
样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 、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 、战略决战的起止时间、 几次重大战役及意义?
5 、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什么?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7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见基训)
自学并思考: 重庆谈判的背景(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
1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人民同美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2 、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
蒋介石为什么一定要发动内战?
国际上:“二战”后美国为控制中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
策.
(2) 国 内:
a 、国共根本利益冲突: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
共反人民的本质没变;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决定实现
民主革命的任务,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 、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国共没有了合作的基础,
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斗争服从于主要
矛盾的变化.
c 、国共双方都拥有武装力量
为什么要进行和平谈判呢(原因)?(课本78)思考: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
时间:1948年秋?
这时,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兵力对比:国民党由430万下降到365万,后方空虚,战线
漫长;
共产党由120万上升到280万,机动兵力比敌
多,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后方巩固.
士 气:国民党军心动摇,士气低落,充满着失败情绪;
共产党士气高昂,军心振奋,军民充满胜利信
心.
装 备:共产党初期是小米加步枪,但由于缴获敌人
大量武器弹药,装备大为改善,还建立了前大
的炮兵和工兵部队.地点:东北?
全国五大战场(华北 华东 中原 西北 东北)中,东北战
场对人民解放军最为有利.
(1)兵力对比上解放军占优势,是当时全国五大战场上兵力
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唯一战场;
(2)东北敌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只能重点防守一些战略要
地,对东北地区是撤是守举棋不定.
(3)东北地区可作为解放军的战略总后方,且这里工业基础
好,支援战争的物质力量雄厚.人民解放军歼灭了东北敌
军,就能粉碎敌人战略收缩的企图;就能实施战略机动,
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 华东战场的作战;就能以东北的
工业支援全国战争.
如果把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华北战场,就会受
到敌人华北 东北两大集团的夹击;首先指向华东战场,
则会使东北敌军迅速撤退,实现其战略收缩的企图.
人民群众为什么大力支持解放战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3)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课本 p79)中共土地政策变化的原因(根据)是什么?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大革命(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中国人民------北洋军阀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以国共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和大地主大资产
阶级的矛盾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中日民族矛盾
(4)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中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
的矛盾1.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呈现何种历史特点?
制约两党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特点:
(1)、合作----对抗----合作-----对抗;
(2) 、两党之间始终存在矛盾
原因:
(1) 、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益;
(2)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问题拓展:2.国共两党历史上有哪两次握手?分别开始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1)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国民党一大为
标志;
(2)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国民党中
央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为标志。
3.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合作为对付共同的敌人北洋军阀和支持他们
的帝国主义;第二次合作是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4.两次合作对中国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第一次合作基本打跨了北洋军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
义在华势力;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
日战争的完全胜利.5.回顾历史,国共两党有哪两次对抗?
第一次是在大革命后期,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之后,国民党在全国的反动统治确立,对共产党实行屠杀政策,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走向对抗,进入十年对峙时期;
第二次是在抗战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国共关系全面破裂,再次走向对抗.
6.如果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你认为首要前提是什么?
一个中国的原则 解放战争:
1、社会主要矛盾
2 、争取和平民主
3 、全面内战时期
(1)粉碎敌人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
(3)战略决战
(4)取得胜利
4 、胜利原因
5 、胜利意义
小结重庆谈判
政协会议北平和谈
渡江战役
追歼残敌国民党、共产党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思想意义阶级矛盾练习题:
1 、 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里,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重要原因是:
A、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C、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2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对准胸膛插上一刀指的是:
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长江
C 、挺进大西南 D 、挥师大西北DAA